第03版:民生·专题
 
 
 
2015年3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风雷:深耕防水行业 打造知名品牌
记者 侯俊豫 文/图

  核心提示

  在“防水之乡”项城30万“大军”中,他算得上成功者。和大多数成功者不同的是,他经过多年打拼,选择了生产防水材料。现今,他发起组建了投资上亿元的百创防水企业集团。公司以防水材料生产为主,拥有两条国内领先水平的全微机控制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年生产卷材1200万平方米;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的防水原料生产车间,年生产聚氨酯、丙烯酸、JS涂料10万吨。目前,集团公司正向生产高科技含量的非沥青橡胶防水新型环保卷材进军。他誓言用未来5年或10年的努力,锻造出一个国内防水材料知名品牌。

  

  

  20年前,年少的他,怀揣着好奇,从 “防水之乡”项城走出,奔向梦寐以求的大都市。在那里,繁重的劳动和残酷的环境差一点击碎他年轻的梦。然而,要强的他,凭借机灵和勤奋,在北京防水行业中,打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他叫张风雷,1977年出生于项城市三店镇张寨村。2月初,“出彩周口人”采访团的记者来到北京,在百创防水企业集团总部,分享了他创业道路上的苦与乐,聆听了他创业道路上的光荣和梦想。

  

  初中生进京闯荡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项城市就有不少人外出做防水。1993年春节,正上初中的张风雷,听到不少回家过年的老乡讲外面变化快的故事。看到讲故事的人眉飞色舞的模样,他很是羡慕,萌发了到外面闯一闯的想法。父母劝他多读几年书再出去,可一心想走出去的张风雷怎么也听不进劝告,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说是“任性”。那年春节刚过,他跟着一个做防水的亲戚来到了北京打工。没来北京时,他对大都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可真正来到防水工地后,他才发觉钱并没有想象中好挣。因为没有技术,他只能从最基础的熬油膏干起,每天天不亮起床收拾工具,坐在火炉边熬沥青,大铁锅里冒出的浓烟和刺鼻的气味,呛得他眼泪直流。熬了沥青,他还要给施工队打下手掂浇壶(浇沥青用的容器),扛油毡,甚至学着铺油毡。一天下来,他累得浑身像散了架。家庭条件不错、整天受宠的“老小”哪里受得了这份苦,他干了四五个月,感觉坚持不了便返回了家。可当他真正返乡走进教室后,心又飞到外面去了,不久又跑到北京干起来。就这样,几年时间里,挣些钱,除去消费,一年到头基本所剩无几。

  

  挣不到钱无颜回乡

  

  创业之始多艰难,这一点张风雷体会尤为深刻。1997年,成家后的张风雷带着爱人来到北京。因为没有技术,只能打些零工,除去花销,一年下来也就落得四五千元。因为囊中羞涩,要强的张风雷从1997年起,一连4年都没有回家过年,“谁不想回家过年啊,没挣到钱,感觉无颜回乡见父老”。

  靠着节省,他于2001年买了辆二手面包车,在工地上给施工队运送施工人员和卷材、涂料等,“说几点到,就几点到,咱从不迟到”。因为张风雷守时,所以不少施工队都愿意找他送材料。他的活越来越多。期间,由于和不少施工队打交道,积累了一些人脉关系,他就在给别人运送东西的同时,领些人给人家干些防水活,做起小领工。

  2002年,张风雷拿出几年的积蓄,在一条防水材料销售大街租了房子,卖防水材料和滚刷等施工用具。因为他有车,顾客买的防水材料多了或路程远了,他在和其他商家同样价格的基础上,免费给人家送货到门。这样一来,张风雷的门店生意逐渐红火起来。由于他守信用,一些油毡厂家都愿意赊账给他,最多一户赊给他40多万元的货。到2005年,建筑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张风雷一天能销售二三百卷油毡。期间,他还和熟悉涂料生产的开封老乡合作,各投资几十万元搞涂料加工。“当时,生产比较粗放,生产涂料将原料放到两个大罐里搅拌就行了。”就这样,张风雷他们生产的涂料,一年竟销售近500吨。这时候,卷材销售和生产涂料两大项加起来,张风雷年收入成倍增长,以万为单位收入将近3位数。

  

  干别人不敢干的事

  

  在平日的销售中,张风雷看到防水施工中油毡的使用量大,生产利润可观,就想专做油毡生产。原来的合作朋友担心风险,选择了退出。“认准的事,只有做下去,才可能成功。” 2006年,张风雷就在距北京市中心仅45公里的河北涿州市码头镇安寨扎营,投资几十万元,建起了简易的油毡生产厂。在这里不仅有靠近北京建筑大市场的优势,而且有丰富的油毡生产原材料,省去了不少原材料运输费用。“当年,生产油毡量达到100万平方米,一平方米赚一元,细算一下就是100万元。”

  其他人也看到了这些优势,很快,码头镇就聚集了大小油毡生产厂40多家。那个时候正赶上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众多场馆和大小建筑物遍地开花, 防水材料市场特别红火,油毡销售也特别抢手。有些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紧张,购进油毡时提出售房后付款,很多油毡生产厂不愿意接受这一条件,害怕落入陷阱。张风雷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即便他们房子销售不了,起码有房子,和他们签合同,大不了让他们用房子抵押”。在这样大胆的销售思想驱动下,张风雷的油毡销售量比其他厂家多得多。虽说前期他放出去好多油毡,但多数商家经营不错,差不多都能返款。最后,有几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付货款,也都根据合同将房子抵给了张风雷。没想到,房子价格一路高升,张风雷不仅顺利将房子卖了出去,还大赚了一笔。至今,他还有一个大院握在手里,每年坐收数百万元的房租。

  

  组建防水“舰队”打天下

  

  2008年,淘汰落后产能提上国家发展战略,涿州市码头镇的几十家油毡厂同样面临洗牌。是关闭、转产,或是换代升级,成为摆在张风雷他们面前的艰难选择。换代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等于将现有生产设备和厂房全部淘汰,上马新的环保且性能好的产品,一切要从头开始,建设属于国家政策支持的大企业。

  “只要有建设工程,就会用到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肯定有市场,但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才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张风雷找来几个做防水的老乡入股成立百创防水企业集团。目前,集团已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的大型新型防水企业,位列全国防水企业20强。张风雷介绍,涿州市码头镇40多家油毡厂,除他一个人走了过来,其他都选择了关闭或转产。

  经过前期的征地、建设厂房、选购设备,到2012年,位于河北易县的豫旺百创防水材料公司正式建成投产。公司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微机控制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两条,年生产卷材1200万平米;一个2000平方米的防水原料生产车间,年生产聚氨酯、丙烯酸、JS涂料10万吨。

  对于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来说,环保是天大的事,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工人的健康,还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和周边的环境。为此,张风雷认为公司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做富有责任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因此,他投资200万元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等离子空气净化环保设施,废气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誓做国内防水材料知名品牌

  

  防水“舰队”组建完成,在未来航行中有何计划及更高的目标?

  张风雷称,企业能否做大做强,产品质量是关键。产品质量好不好主要看两方面: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百创公司在采购原材料时,要经过“三检验”。采购前,小样要经过检验;收货时,随机检验选取材料;产品生产前,进行第三次检验,确保原材料在科学储存的基础上不变质。其次,在生产工艺上,百创公司聘请了行业专家对工人进行指导和培训,力求工艺精益求精。另外,公司严格实行定岗定责,凡不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原材料一律不允许入库,不合格成品一律不允许出库。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生产出优质防水卷材。正是质量过硬,他们的产品在北京、河北、海南、黑龙江等地特别走俏。其中,北京地铁4、6号线,中央电视台新址,五棵松体育馆,首都机场等大型工程项目建设都采用过他们的产品。

  目前,张风雷领军的企业集团正筹备扩建新的厂房、引进新的先进生产线,向生产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环保卷材进军。他誓言用未来5年或10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由河南人主营的国内防水材料知名品牌。

  只要目标明确,脚踏实地,敢打敢拼,成功自然会惠顾。当智慧、机会、人才、实力、态度融为一体时,梦想也会越发清晰临近。我们预祝张风雷领军的百创企业集团:勇者闯天下,防水行天下。

  ①张风雷在阅读防水新产品信息

  ②集团公司标准化生产厂房

  ③公司产品检测实验室一角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民生·专题
   第04版:沈丘新闻
   第05版:川汇新闻
   第06版:教育视界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市园林处开展春季绿化补栽工作
新闻110
“寻找最美志愿者”活动火热进行中
张风雷:深耕防水行业 打造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