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忠 崔中玉
古塔构造
寿圣寺塔通高41.5米,共有九级;塔基部为六边形,每边长4.2米。塔体用青砖砌成,塔壁很厚,表层用白灰刷成。塔的每一层,南面辟一卷门。塔的外壁东南、西南两面,各有一面用砖刻成的假窗,各角砌有依柱,柱上有挑檐枋,柱与柱之间用横额相接,上托斗拱(封檐),使塔檐的突出部位美观而坚固。塔檐上面,用砖雕的莲瓣砌了三周。塔的各个部件配合得当,错落有致,不仅从整体看来巍峨壮观,而且从细部看来也十分考究。
古塔南门原石门楣、石门框、石门枕皆残,均为青石。现今看到的完整石门楣、石门框、石门枕均为1998年重修时安装。在原残存的石门楣上,有4行刻字,上写“明道二年(1033年)癸酉岁三月一日丙寅时戊寅日葬舍利院主僧□□建□□功德塔”。塔室内砌有盘旋的塔道,可逐级登高至塔顶。塔体从底至顶渐收匀称,成六棱锥体形。第四级塔室北墙上有3尊石雕像。雕石两块并列镶嵌于墙上,靠东的一块正中雕有两尊佛像,东边一座为盘膝背面像,西边一座为盘膝正面像;靠西的一块正中雕有一座盘膝正面佛像,左右各刻有“佛心”、“供养”字样。七层以上塔心室为竖井式方洞,东西两壁设脚窝,可登临顶层。塔的第八层,中间立一木柱,穿过第九层,直通塔尖的铁铸瓶状塔刹,使塔尖的重量分别落在第八、九两层上,并使八、九两层的构件与塔尖连为一体。
塔顶宝葫芦状塔刹高达2.5米,底座直径1.8米,重约1吨,系铁铸而成。古塔自下往上逐渐紧收,空间越来越狭小,仅可供一人攀登,真不知古人是如何把这么笨重的塔刹运到塔顶并成功安装的。塔刹上下分为3截,上为圆球带尖部分,中间细腰为一部分,底座弧形上收为一部分,其3截均为蒸笼式上大盖下小,防止雨水、尘土侵入。球体上铸有“佛”字,牌位内铸有“皇帝万岁万万岁”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文字;中间的细腰部分亦铸有“周王千岁千千岁”、“大明嘉靖贰拾捌年九月吉日”、“典服安朝”“周府侍伴读王顶监造”“奉御官吴玺”字样;下部铸有“河南周府施舍西华小瑶集寿圣寺塔一座”,对明代这次重修时间、捐助者作了明确详实的记载。塔刹球体下部铸有6个圆环,分别用6条铁链与第九层的6个角的石龙头连接,以防大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术才能。
古塔建造之谜
乾隆十七年(1752年)《西华县志》记载:“寿圣寺,在常社店。宋僧崇昌建塔,高十余丈。天顺七年重修,有记;嘉靖六年重修,运判贾兰记”。古塔第一级残存的石门楣上,又有“明道二年(1033年)癸酉岁三月一日丙寅时戊寅日葬舍利,院主僧□□建□□功德塔”的记载。史书和实物记载相互印证,证明寿圣寺塔确实始建于“明道二年”。“明道”是北宋皇帝宋仁宗的第二个年号,“明道二年”就是公元1033年,这说明寿圣寺塔比开封铁塔的建设年代还要早了16年,距今已有982年的历史。在地志中,寿圣寺又被称为寿圣院,是中原众多的佛教禅院之一。按乾隆《西华县志》和寿圣寺塔门楣上的刻字记载,这个塔是北宋寿圣寺的住持崇昌和尚所建,塔下葬的是舍利。古塔门楣“院主僧”后残缺的两字“□□”应为“崇昌”二字。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被称为舍利子。这说明,塔基下面应该有地宫,地宫内埋葬的应该就是北宋高僧火化后的骨灰。
金末元初,因元兵侵扰,寿圣寺被焚。据民间传说,元兵来时,塔周围的群众逃入塔内,顶死了石门,元兵不能进入,于是用柴草把塔围住,放火烧塔。而今,塔的石门已毁,石门框已残,基层外壁斑驳脱落,或红或残,火烧痕迹仍触目可见,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悲壮和惨烈。
大明王朝建立后,国家统一,佛教得到了新的发展,寿圣寺也先后于正统元年、天顺七年、嘉靖六年得到重修,但寿圣寺塔在明代何时重修、何人重修,至今无明确记载。明代寿圣寺有两个重要碑刻,一是大明天顺七年《重建寿圣寺记》碑,二是嘉靖六年《寿圣寺重兴碑》。天顺七年《重建寿圣寺记》碑已佚,民国地志中仅存纲目及其只言片语,全文无从知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西华县续志·卷二·古迹》引“明天顺七年碑”文云:“寿圣寺砖塔:在常社店寿圣寺。据明天顺七年碑载,系宋时建,高九级。今存。”并没有提及明代重修砖塔之事,这说明大明正统及天顺年间只是对寿圣寺进行了重修,对寺中的砖塔则可能没有重修,也可能那个时候塔身尚且完好,不需要维修。后来,明嘉靖六年《寿圣寺重兴碑》也没有提及砖塔重修之事,证明嘉靖六年重修寿圣寺时也可能没有维修砖塔。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古塔究竟有没有重修过?如果重修过,又是什么时间重修、何人重修的呢?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对其全面维修时,对塔顶进行了清理,由塔刹铭文揭开了这一答案。塔顶宝葫芦状塔刹上面铸有“大明嘉靖贰拾捌年九月吉日”、“河南周府施舍西华小瑶集寿圣寺塔一座”等字样,证明寿圣寺塔在大明嘉靖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49年进行过一次重修。塔刹上面的那些字迹就是那次重修时铸上的。如今走到塔的跟前细看,仍能看出当年重修的痕迹,原塔仅剩塔基和第一层的断壁残垣,二层以上应为明朝重修。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重修的接缝处受到破坏。据寿圣寺保护员反映,2008年5月12日,大约下午2点30分左右,几名当地群众在塔旁休息,忽然感到天旋地转,震感明显,并发现几个砖块从塔上落下。经文物部门现场勘查,发现有3处裂缝。第一层南面的裂缝就是当时形成的最长裂缝。
寿圣寺塔是明代什么人重修的?从塔刹上的“河南周府施舍西华小瑶集寿圣寺塔一座”,“典服安朝”、“周府侍伴读王顶监造”、“奉御官吴玺”,“周王千岁千千岁”等字句分析,寿圣寺塔应为“周王”所建。那么,明代的“周王”是谁呢?查阅有关史料,明代确实有个“周王”,系朱元璋的子孙,其藩封之地就在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巡抚驻地开封。塔刹上面的“河南”二字就是指“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当时的省会就设在开封;“周府”就是“周王府”的简称。这证明,寿圣寺塔应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子孙周王施舍所建。而寿圣寺原大铁钟上面的双龙图案,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事实。
明代周王世系图:
明代经历了10多个周王,捐资重修寿圣寺塔的这个周王是谁呢?《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等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分封其24子和1个重孙到全国各战略要地为王,“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棣的胞弟朱橚[sù](1361年-1425年)被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因“钱塘财赋地,不可封”而改封朱橚为周王,建藩开封,与常社寿圣寺仅相距110公里。开封自第一代周王朱橚开始,到明朝末年第11世周王朱恭枵因洪水灌城出逃,共传11世11王,朱氏子孙世代相藩,在开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周藩”系统,最多时王府竟有72家之多,堪称当时全国之最,素有“天下藩封数汴中”之说。明代,开封、西华均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因此,“河南周府”必是开封“周王府”无疑。“施舍”一词证实,寿圣寺塔并非当朝皇帝敕建,而是周王捐资兴建。嘉靖年间有3个周王,分别是第七代周王朱睦柛(1498年-1538年)、第八代周王朱朝堈(1521年-1551年)、第九代周王朱在铤(?-1583年),由铭文“大明嘉靖贰拾捌年九月吉日”字样推算,这时的周王应该是周庄王朱朝堈。第七代周王朱睦柛死后,由于其世子朱勤熄(1495年-1530年)35岁即先逝,所以就由朱勤熄的儿子,也就是朱睦柛的孙子朱朝堈袭封周王。修建一座砖塔肯定需要一笔不菲的投入,年轻的朱朝堈为什么要花巨资重修寿圣寺塔?从古塔天宫中出土的《大弥陀经》上,我们可见端倪。这卷《大弥陀经》上印有“周王印造”,“祈保祖母康泰,宫眷平安”、“嘉靖二十三年”等字样。朱朝堈9岁已成孤儿,19岁时能够战胜其他10多个叔父和两个弟弟,以世孙的身份成功袭封周王,其祖母功不可没。由于对其祖母感激不尽,于是就在嘉靖二十三年为其印造了《大弥陀经》,嘉靖二十八年又捐资重建了寿圣寺塔,以便为其祖母祈福。
朱朝堈重修寿圣寺塔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身体原因。朱朝堈于嘉靖十九年袭封周王,嘉靖三十年死亡,在位12年,享年31岁。朱朝堈及其父亲朱勤熄30多岁均英年早逝,说明其生前可能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身体肯定都不太健康。明代陈州、西华、商水都同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管辖,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延年益寿,避免重蹈父王短命的覆辙,朱朝堈生前选择同属开封府行政区域内的寿圣寺祈福并重修寺塔也是可能的。
朱朝堈重修寿圣寺塔的第三个原因就是砖塔本身的原因。从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到大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时间已经过去了500多年。经过金元时期的战乱和自然破坏,寿圣寺塔可能已经出现倾废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朝拜。正是以上这三个因素,促成了朱朝堈对寿圣寺塔的重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