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伟 通讯员 肖飞 文/图
“周口市槐山羊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畜牧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国家农业部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沈丘县老城镇的沈丘槐山羊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一面面奖牌映入眼帘。
提纯复壮,保护槐山羊品种
“槐山羊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品种,商业价值很高,沈丘县是槐山羊的发源地,由于槐山羊生存条件等问题,纯种槐山羊濒临灭绝。”公司负责人、西关村党支部书记孙振伟告诉记者。
孙振伟原是当地著名的青年企业家,2008年初被西关村居民高票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凭着对家乡的强烈责任感和保护槐山羊特色品种的使命感,孙振伟带领西关村立足本村作为槐山羊传统养殖区的优势,于2010年成立沈丘县槐山羊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在省畜牧展交易会上,与郑州郑源公司合作,共同签约了投资6000万元建设槐山羊原种保护、繁育、深加工项目。同时与华中农大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投资800万元建成“槐山羊原种保护和繁育中心”,规划设计了化验室、消毒室、提纯复壮室、品种基因室等配套规范设施,不仅为国家级优良品种槐山羊的保种提纯工作提供了科研平台和宝贵数据库,“槐山羊提纯复壮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还获得2013年度周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提纯复壮,目前中心存栏特征明显的槐山羊母羊860只、种公羊36只,在此基础上,计划建成占地100亩的槐山羊养殖小区,槐山羊板皮、肉制品等深加工项目都已经开始实施。 “这些是经过第五轮提纯复壮繁育的槐山羊,目前可以说是最纯种的槐山羊了。”孙振伟指着一批刚出生的小羊向我们介绍。
科学养殖,生态效益相统一
以往由于当地农民对秸秆青贮思想认识不到位,秸秆青贮转化技术不能广泛普及,农作物秸秆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到了秋冬季节各类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丢弃闲置、自然腐烂或放火焚烧,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大部分牲畜所需营养基本上依靠补饲来完成,而且还是阶段性的,最终结果是先天营养不足,后天营养不良,个体生产性能低下,养畜效益不明显,我们运用玉米整株青贮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有效地改善了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孙振伟说。
据了解,由于整株青贮是在秸秆和籽实营养最佳时期进行的,经过科学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可消化蛋白,增加了营养价值,特别是有效解决了能量与营养的有机协调和统一,提高了转化率,等于办了一个小型饲料加工厂。经专家们测定,青绿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8.19%,风干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仅保持3.94%,总养份损失30—50%,胡萝卜素损失80—90%,青贮能保持90%以上的营养物质。
该公司将各类农作物秸秆及附产品均青贮、黄贮、粉碎贮藏转化为饲料,既美化了环境,减少了污染,又使秸秆变废为宝。既通过过腹还田,生产出优质羊粪,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又生产出营养丰富的羊肉,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秸秆的附加值,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富民强县的目的。目前公司已建好青贮池2千立方米,正在建设4千立方米,能满足6千只羊1年的食物需求。
站在营养均衡供给、科学饲养的高度做好秸秆青贮工作,让企业实现了畜牧业的高水平发展,做到一年四季有青绿饲草供给,实现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科学管理,打造现代化标准化企业
在大幅度扩大养殖规模和建筑面积的同时,沈丘槐山羊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继续秉承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和真诚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坚持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严于律己,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力争于2016年发展成“产、供、销”一体的综合现代化标准化企业。届时该公司将成为周口地区乃至中原规模最大的槐山羊繁育生产输出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制革、屠宰、运输等相关经济迅速发展。“公司+农户”的专业养殖合作社模式将进一步普及推动家乡槐山羊规模化养殖,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支撑和资源信息服务,保障社员养殖利润,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加快建设羊文化产业园项目。打造以羊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室、资料室、餐饮馆,引进世界各地名羊品种,种植培养绿色有机蔬菜、水果、农作物,建立独立的生态循环体系,向公众展示生态有机农业经济循环模板,传达绿色环保有机的生活理念,让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
“整个槐山羊产业链的完成将大大提升沈丘槐山羊品牌知名度,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民就业5000人,从而改善人民生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孙振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