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专题
 
 
 
2016年6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周口的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周口地区先后存在党的8个地级组织和21个县(市)委(工委)。党员最多时约2000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造革新了3个国民党县政权和大批基层政权,并相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4个地级政权组织和8个县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还建立了2个军分区和近20支地方抗日武装。大部分党、政、军组织,分别归属豫东、豫皖苏边区、冀鲁豫边区三块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日全面抗战开始。中共豫东特委把动员各阶级、各阶层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统战工作,与国民党西华县政府和国民党河南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刘莪青建立了统一战线。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日军相继侵占了鹿邑、太康、淮阳等地。

  周口地区处在日军占领区与国统区的接合部,成为抗战的前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共河南省委决定以西华为基地,建立豫东抗日根据地,指示中共豫东特委扩大统战工作范围,大力发展党组织,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在中共豫东特委领导下,除西华县委外,相继建立了扶沟、沈丘、淮阳、鹿邑县(工)委和周家口市委、鄢陵中心县委。商水和项城也建立了一些基层党组织。1938年5月,中共豫东特委开始大规模组建抗日武装,相继组建了西华人民抗敌自卫团、扶沟县常备队、淮阳抗日学生军、淮阳抗日游击队、王其梅教导大队。

  在大力发展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同时,中共豫东特委还广泛发动群众,举办抗日干部训练班,先后培养了近5000名抗日干部。

  中共豫东特委领导下的几支抗日武装,先后深入到淮阳、太康、鹿邑、睢县、杞县、柘城一带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伪军以沉重打击,开辟了以西华为中心的豫东抗日根据地。

  豫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嫉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顽固派便在豫东地区制造磨擦,于1938年底和1939年春相继撤换了积极抗日的西华县县长楚博和刘莪青,并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编为第一战区自卫军第七路。1939年12月,又以调第七路去舞阳一带“整训”为名,企图强行将其吞并或消灭。中共豫东地委识破了顽固派的阴谋,将部队带往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编入新四军游击支队。此时正是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时期,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部队近9000人“围剿”豫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西华县,大肆杀戮抗日军民。中共豫东地委及其所属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大批干部转移外地。1940年9月,中共豫东地委停止活动,其所辖县委、市委有的停止活动,有的转移外地。

  1938年10月,彭雪枫、吴之圃、肖望东率领的三支武装在西华县杜岗会师,组成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皖苏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创建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年11月,张爱萍奉中共中央之命到达鹿邑,同月20日在鹿邑建立了中共豫皖边工委,1939年3月,改建为中共豫皖苏省委,同年8月改为中共豫皖苏边区委员会。在其领导下,建立了中共睢杞太中心县委(后相继改名为特委、地委、水东地委)。原属中共豫东地委领导的鹿邑、太康县工委,淮阳、沈丘县委以及后来建立的鹿邑、太康县委,淮阳工委,鹿邑工委相继归属中共豫皖边工委(豫皖苏省委、豫皖苏边区委员会)及其所属睢杞太中心县委等党组织领导。

  1943年1月,水东地委划归冀鲁豫边区,并于1945年3月改称中共冀鲁豫第十二地委。在水东地委和十二地委领导下,周口地区相继建立了太康、淮太西、扶太西、郾上西、西临郾县委和淮太西工委。

  1945年5月,冀鲁豫军区八分区八团奉命挺进新黄河以西地区,在西华、临颍、郾城、商水、上蔡、西平等县的边界地区建立了水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并在西华县逍遥镇建立了中共冀鲁豫第十三地委,郾上西和西临郾县委划归其领导,8月又建立了中共鄢扶县委。

  (资料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民生·专题
   第04版:淮阳新闻
   第05版:商水新闻
   第06版:沙颍文艺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国际·广告
5月份,我市CPI同比上涨1.3%
我市实施四大慈善赠药项目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周口的活动
刀锋上的领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