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近日发布最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宣布大熊猫由“濒危”级物种转为“易危”级,同时称赞中国政府为改善大熊猫生存状况所付出的努力。
在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动物保护负责人约翰·鲁滨逊看来,很少有物种能够改善受威胁等级,而大熊猫脱离“濒危”“的确是(中国)保护努力成功的证明”。对此,中国有关方面指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给大熊猫“调级”是世界对中国在保护大熊猫方面的工作给予的肯定。而中方强调“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则体现出中国对加强保护大熊猫工作的持续高度关注。二者并不矛盾。消息的背后,写满了中国科学保护濒危物种的“大爱”,既体现了中国政府重信守义,也展示出中国对外交往和平友好的国家形象。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增至1864只。有调查显示,1983年至2013年,中国共抢救病饿大熊猫324只,救治成活238只,经治疗康复后放回野外136只。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是中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建设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对大熊猫保护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此外,中国在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建设、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提升保护管理水平等方面工作相当出色,有目共睹。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分会全球项目之行主管格林·戴维斯说:“在中国政府、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常年不懈努力下,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胜利……这也证明统一的政策能够让濒危物种发生重大变化。”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名片,大熊猫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突然间,天空失去了小鸟的身影,大熊猫们异乎寻常地紧张起来。然后,几分钟内,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所在翠绿而人迹罕至的大山剧烈摇晃起来,犹如被一枚百万吨级炸弹击中一般。”
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中的一段描述。这篇报道记录下中国大熊猫饲养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协助外国游客和13只大熊猫幼仔顺利逃离的英勇事迹。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熊猫走出国门,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往世界各地。
目前已有42只大熊猫在海外巡展,“大熊猫外交”遍及全球,熊猫也有了“和平友好大使”的美誉。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这样评价,“大熊猫外交”为中国软实力加分。“中国用大熊猫来签署协议,并且表达对两国长期友好关系的一种祝愿。”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并不等于不危。随着全球变暖,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环境依然面临威胁。对包括大熊猫在内的世界野生动物的保护,不仅需要科学方法和国家支持,更需要全世界共同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人类生活对动物的威胁。期待更多濒危物种能在人类共同的大爱关怀下早日摘掉“危”名。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