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战争史上,说起以少胜多的战例,都会提及淝水之战。这场战争的前线主要指挥者是谢石,他手下两员大将一个是大哥谢奕的儿子谢玄和三哥谢安的儿子谢琰。而运筹帷幄的是谢石的哥哥、当朝宰相兼征讨大都督的谢安。
谢安,字安石,太康县(阳夏)人。谢安青年时就很有名气,四十多岁才出任征西大将军桓温部下属官。桓温死后,谢任宰相,很有政绩,人们将他比作东晋的开创者王导。谢安是王导之后又一个能稳定政局的人物。王导死后,桓温是士族中比较有才干的人物。但他因想夺取司马氏的帝位而遭到王谢两家反对而未得逞。
桓温死后,其弟桓冲继兄位,与谢家共同维护晋室。
苻坚急于统一全国而王天下,决心大举伐晋。383年8月,他亲率军南下,命其弟苻融从长安随军出发。
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诏令丞相谢安兼征讨大都督,总揽军政大事。谢安在各大士族不愿又不敢沙场效命的情况下,命弟弟谢石,侄子谢玄,儿子谢琰率军8万北上御敌。
战争一触即发,谢安像平时一样镇定自若。
在如何对敌上,谢氏叔侄发生了争论,谢石不愿主动出击,主张相持待机,以便把敌拖垮。谢琰反对谢石的意见,认为应当立即出击。
谢石反复比较,最后决定放弃自己的主张,决心把所有军队推进到淝水东岸,与前秦大军进行决战。
双方隔水对峙,晋军士气高涨,旌旗严整,调度有序,布阵无懈可击。这使在寿阳城头上的苻坚有些紧张,一时是攻是守没了主张。再望望远处八公山上蓊郁的草木,也疑为都是列阵以待谢家军。面对谢家军,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谢玄提出前秦军队要先向后撤,等晋军过了淝水双方再进行决战。苻坚虽说全军还没完成集结,但淝水前线的20多万军队也是晋军的几倍。他决定后撤,等晋军渡到河中时反攻而消灭之。
虽说渡河作战,冒有很大风险,但谢石谢玄认定自己的士气正盛,而对方士气低落,再加上远道而来必定军疲,晋军以逸待劳,可一鼓作气击垮前秦。
但令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当苻坚下令部队后撤时,竟一退如山倒,很快由后撤变成了溃逃。谢玄、谢琰在谢石统一指挥下,乘势强渡淝水掩杀过来,猛追已成颓势的前秦军队,前秦将士尸横遍野,竞相逃命。苻坚的弟弟苻融因马倒人翻,被赶来的晋军士兵手起刀落斩了首级。苻坚仰天长叹“天亡我哉”,被晋军一箭射中,在将士的护拥下狼狈逃命,差点当了俘虏。
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当快马把淝水之战的大捷送到建康时,谢安正与朋友下棋,他阅过战报,运棋如常,脸上并无欣喜之情。在朋友追问下,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孩子们已经打败了敌人。可当他下完棋回房过门槛时,把木屐底上的钉子碰断,竟然毫无知觉,可见当时他的心情是何等兴奋与激动。
苻坚逃到洛阳,军队只剩了十多万,从此一蹶不振,双方在军事力量上发生了大逆转。前秦因这一场败绩,很快瓦解,北方又陷入分裂局面。
这场被古今中外军事家誉为以少胜多的战例,固然有很多有利于晋朝的因素,如对前秦来说,这场战争是侵略性质的,对晋朝来说是反侵略反压迫的正义之战;前秦军中内部不团结,苻坚刚愎自用,不考虑人心的向背等。但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是谢氏诸将团结御敌,在决策与捕捉作战的机会上都是正确的,特别是作为政治家的谢安运筹帷幄,对千里之外的决胜起了战略性的决定作用。
北方的分裂给晋军提供了新的收复失地良机。谢安决心指挥自己的子弟挥师北伐。淝水之战的第二年,攻克徐、兖、青、司、豫、梁六州,第三年渡过黄河北进,取得了东晋历次北伐的最好战果。随着前秦的瓦解,来自北方的威胁解除了。这对力挽狂澜的谢家军来说,真是功在当代名传千秋。(李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