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万物从生到死都是一瞬间的事。自己的父母即使能够长寿,但也有终老的时候。有时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作任何准备,他们就要离去了,因此,尽孝是不能等待的。
我父亲去世的头一年,他告诉我说,他一辈子没有去过苏杭,想去看看。这时候父亲已经被查出身患食道癌半年多了,也已做了第一次手术。他自己并不知道身患癌症,只是知道食管炎比较严重,第一次手术做后,感到很轻松,于是提出来想去苏杭看看。当时正好有一趟夕阳红专列,我赶快把票定了下来。但是在等待出发的日子里,父亲的病又开始加重,吞咽食物也渐渐地困难了,到医院一检查,必须立即住院。无论我们兄弟几人如何申辩,医生都没有同意我父亲外出。就这样,预定的票只好退了,父亲去苏杭的梦想最终没有实现。几个月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人世。
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件事情让我追悔莫及。我常常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不早一点给父亲安排去苏杭的行程?父亲有什么心愿我了解吗?现在病重了,才想到尽一点人子之责。可父亲不能等待了,父亲身上的病魔已不允许我尽责了。如果我早一点了解父亲的心愿,早一点安排旅游的行程,早一点践行人子的责任,父亲绝不会抱憾而去。去一趟苏杭事小,但留给生者的心灵缺失该如何补救呢?
一个人活在世上,固然有很多事情要做。少年读书、青年做事、中年奉献,学习、工作、生活……总在不停地运转着。我们常说,忙啊!很忙!一个青年人,可能感觉父母还年轻,会常常忽略父母的存在;但一个中年人,已经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有了人生沧桑的感悟,可忙在父母身上的时间又有几何呢?你可能为自己的儿女忙,为自己的事业忙,为周围的人群忙,但却很少为自己的父母忙。你也可能逢年过节陪陪父母,老人头疼发烧了也可能会忙里忙外,但那是尽孝吗?那只是做人子的基本职责,是一个作为人的最起码表现。如果这一点也难以做到的话,那还配做人子吗?
对于父母,我们并非没有孝敬之心。但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就是经常说:等我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父母,等我买了大房子一定接父母来住,等我忙过这一段一定回家看父母。可等你有了钱,有了大房子,有了时间,再见到父母时,你会发现父母已经苍老了,甚至没有力气说话了,瞪着眼睛看着你,眼泪却在扑簌簌地流。看到这一场景,你不顿足捶胸吗?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每到周末都带着妻子女儿回乡下看望父母。即使他有重要的事情不能回去,也一定会让妻子女儿回去。有时周末遇见一些娱乐性的朋友聚会,无论朋友怎样挽留他,他都不会参加,并说,我要不回去,父母会站在村口等我的。当然,这位朋友的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该心中装有父母。尽孝在于尽心。你不一定天天在父母身边,但你可以常有电话打来;你不一定天天有美味佳肴供奉父母,但可以抽出身来与父母吃一顿饭;父母想什么你可能不全会知道,但你可以尽量陪他们多聊一聊;你可能给他们带不来多大的荣耀,但只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们照样能活得开心,为你骄傲。尽孝有千种手段万种方法,但只要心中装着父母,为父母尽心,让父母放心、开心、舒心,这便是尽了最大的孝。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给我衣食者,父母;让我体面活着的,也是父母。父母可能本事不大,但给我衣、给我食,让我活了下来;父母可能本事很大,给我锦衣、给我美食,让我有了更大的出息……无论哪种父母,若没有他们的供养和呵护,我何以存活,何以有现在的体肤?
现在父母老了,脸上皱纹多了,行动不便了,也不讲究卫生了,衣服穿得也不归正了,变得唠叨了,说话也不清楚了,拿东西的手颤抖了,说话颠三倒四了,腰驼了,耳背了,记忆也差了,想办好的事情总是办砸,不想麻烦别人却总是添乱,甚至疾病缠身,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但他们永远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亲亲爹娘。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他们的时间已经是在按天、按小时计算了,生活的时日已经不会太久了。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们,爱护他们,要常常和他们在一起,帮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不让他们伤心,不责怪他们的过错,尽最大努力体谅他们,温暖他们,带着感恩之心反哺他们。哪怕只为父母洗一次衣服,喂一次饭,按一下腰背,挽一下他们的胳膊,帮他们翻一次身,扶着他们慢慢地一步一步走……也是尽了人子的本色,实践了基本的孝道。父母微笑了,我们也幸福了。
因此,趁父母还健在,尚有躯体存活之际,让我们及时尽孝吧。千万不能借词推托,一旦父母百年,即使泼泪三升供灵前,嚎声动天,也与实际无补,岂不悔之晚矣。
尽孝,切莫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