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止匪患侵入,我国广大地区由国家出资或群众自发地修筑寨墙,形成一村一寨,或一镇一寨,而古老的周家口却筑起三个寨。昔日形容周家口繁华鼎盛时,常常这样描述:周家口水路交通方便,工商业繁荣,三寨鼎立,素有小武汉之称,同时也是河南省四大名镇(道口、杜旗、朱仙、周口)之一。那么,周家口为何建三个寨呢?这要从历史原因和地理形状分析说明。
周家口历史上几乎年年发生匪患,豫西山区每到秋收后,场光地净,无事可干,个别人便组织人马来豫东绑票掠夺,如路老九、牛绳五和史万成等都经常光顾周家口,使周家口群众深受其害。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1日,路老九带领500余人攻破周家口,杀人放火,掠夺财产,绑票百余人,绅士李国瑗(外号李八少)也被绑走,他指着群众对匪首路老九说:“他们都是穷人,放走吧,要钱我有!”结果,李国瑗出资30万银元,用太平车(四轮木质农用车)给匪首送去,才将群众赎回。
为了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周家口地方绅士于咸丰初年(1851年)成立筑寨委员会,开始发动商人捐资。由于周家口地形特殊,三川汇流,必须分别筑寨,以防匪徒从水路进入市区,所以确定修筑三处寨墙:贾鲁河西岸为西寨(原永宁集),沙颍河南岸为南寨,沙颍河北岸为北寨。从咸丰初年开始修建,周家口就不断遭遇捻军与清军激战,至咸丰八年(1858年),捻军与清军在周家口共进行了7次战斗,三寨修修停停、停停修修,进度很慢,未竣工的寨墙又遭破坏。咸丰八年冬,在周家口坐镇指挥的曾国藩,为了继续镇压捻军,在他的策划下,又从新组织人马,分工修建三寨:由监生孙甲林等领导修筑北寨,禀生何家荣、武生李庆云领导修筑南寨,岁贡李映离、李尚选领导修筑西寨。三寨修筑完成后,用江米汤掺白炭砌成,十分坚固。上端留有炮口,宛如齿轮,高空鸟瞰,好像3座岛屿屹立沙河、颍河和贾鲁河之中,雄伟壮观。
为了方便群众出入,三寨除建有高大的寨门外,还建有小寨门,共计41座,计:南寨16座,平安们、致远门、景庆门、向枢门、定远门、永安门、来薰门、长治门、安澜门、新渡口门、小渡口门、大渡口门、普济门、三道沟门、盐路口门和刘渡口门。北寨16座,乾曜门、北大门、祥曦门、来吉门、和顺门、普渡门、跃德门、引渡门、火星门、新渡口门、庆安门、人和门、广济门、大来门、大渡口门和刘渡口门。西寨9座,星枢门、清和门、鸿济门、永宁门、西门、大南门、义渡口门、刘渡口门和西老寨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了水运装卸货物方便,三寨沿河18座寨门先后被拆除,只剩23座寨门。
除此之外,南寨、北寨主要街道两端还建有栅栏门,门楼上住着专人看管,负责晚上落锁,早晨开门,保护街道自身安全。
周家口三寨寨墙的筑起,在保护居民的安全上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自从建成到民国初年,由于多种原因,寨墙损坏严重,有的虽经维修,也未能保存下来。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寨墙、寨门先后被拆除,又停10年后,市区内栅栏门也荡然无存了。
(王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