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但其进入收藏领域才刚刚几年时间。专家认为,目前进入,相当于“原始股”阶段:“在经济实力允许,并且掌握相关知识的话,未来赚钱的几率应该在80%至90%。”
股票收藏价格一路走高
股票收藏形成的时间并不久,却被称为“继古玩、字画、邮票、钱币之后的第五大收藏”。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几年价格一路走高。如“氯碱化工”全套的价格从1000元攀升到4200元,“无锡威孚”则由200元攀升到2000元。
某收藏家协会理事何锡钿告诉记者,1996年他曾经以700元的价格收入一张“先施公司”的股票,当时转手以800元价格卖出,到现在,出价7000元难求一票。
据了解,上世纪名噪一时的“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四大百货的股票而今都已颇具收藏价值。
在拍卖方面,2004年4月,新中国上市公司实物股票首届专场拍卖会上,“老八股”以12.5万元成交;“新九股”则由5000元起,竞价到1.5万元成交;百张连号的“西安民生”由5000元起价,升至1.7万元落锤。
纸质股票为历史记录
何锡钿表示,早期股票是以纸质形式存在的,随着1999年开始的证券交易“无纸化”,纸张股票退出市场,成为一种断代的文物,其收藏价值由此产生。
据了解,中国最早的股票是1872年由洋务派代表李鸿章等人筹划并以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而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公开发行的新中国股票是1951年由天津投资公司发行的股票。发展到今天,市场上已有各个历史时期的股票、股息单、股票收据、股证、股票申请表等多达800种左右。
其中,清代、民国时期的股票最具收藏价值。比如光绪30年(1904年),保晋矿务有限总公司发行的一批股票,目前的存世量不超过10张。
影响股票藏品价值的因素
存量越少价格越高 “上海大飞乐”股票目前的市场价格之所以高过2万元,其原因就在于股证收藏者普遍认为,其存世量很少,仅几百枚而已。
年代越远存量越少 制作发行年代直接影响其拥有的历史价值。1872年由洋务派代表李鸿章等人筹划并以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轮船招商局股票,据悉已有香港商人出资百万元求购。
历史意义决定价值 具有特殊地位和纪念意义的股证比一般股证价格要高。比如“上海飞乐”这样的“龙头票”、“上海电器”这样的“关门票”,“四平金龙”这样的错票,均在股票发行中占有重要地位。
品相好才有升值潜力 图案选题好、设计新颖、印制精美的股证升值潜力较大。另外,品相好的股证相对价格更高,一般要求无折痕、无针眼、挺版、边盖完整等。 (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