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锴
强国富民,一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强国”与“富民”的顺序似乎应该颠倒一下,“强国富民”应改为“富民强国”。
民富与国强孰先孰后,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词语搭配问题,它内在地反映着执政党对民与国关系的深刻认识,体现着不同的执政理念。从“强国富民”到“富民强国”,说明我们追求的发展目标,不仅是国强,更要有民富,这标志着发展观的一大转变。
从历史的视角看,在国强与民富上,既有着国强民不富的例子,也有着民富而国不强的例子,给世人留下了深刻而耐人寻味的教训。
在我国历史上,宋朝可谓人民富足,科技发达,经济实力以绝对优势雄踞世界首位。然而国家颓弱,莫说失去了唐朝时万国朝贺之风范,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也由君臣转化成兄弟,后来干脆对外称臣,最终亡于蒙古大军。
在世界历史上,前苏联可谓国力强大,版图辽阔,重工业发达,军事力量雄厚,短短几十年,就从一个千疮百孔的农业国一跃跻身世界强国,参与世界霸权的争夺。然而,人民贫困、生活物资匮乏,在内忧外患中最终国家解体。
宋朝民富国弱,前苏联国强民困。前者亡于外,后者亡于内。
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因为人民是全部国家生活的根本和基础,没有民富就不可能有国强。国强是民富的保障,因为国家的稳定是民富的前提。民富与国强互为依存、相得益彰。
新中国成立伊始,刚脱离战火、国家尚未统一,周边国家或疑虑、或敌视,帝国主义国家虎视眈眈。此时,国不强,无以图自保。毛泽东时代,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强”,随之而来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一边倒等国策也不难理解。对外,我们可以赢得抗美援朝、援越抗法、中印战争的胜利,然而国内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大的动乱和困难。
穷则思变,邓小平时代,我们实行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在对内改革上: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在对外开放上: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等。有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人民逐渐富了起来。
然而,分步走的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却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剧。“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民对经济贫富差距拉大越来越不满;行政权力膨胀,依法行政任重而道远;腐败滋生,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
未来的发展,着力点应该在哪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笔者以为,最核心的在于以人为本的提出,而以人为本中,最核心的是以人民幸福为第一要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公民个人认为的幸福为第一要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明确人民幸福的重要地位尤为重要。幸福是主观的东西,人民的幸福主要是人民认为的幸福。
以污染换取经济发展不是追求人民幸福,以腐败换取经济发展不是人民幸福,以贫富分化为代价换取发展也不是人民幸福。的确,GDP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与之相称的生活水准的提高,更不意味着幸福感的增加。作为社会个体,老百姓自然更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准的提高。作为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指标,显然应该把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地讲,人民群众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人生价值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个人的创造灵感能否得到进一步激发,这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准的提高,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增加。
主张人民幸福,绝非否认国强、民富之地位及现状,而是强调公民个人享受到国强民富的成果,感受到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而带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