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洪涛
本报讯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收割机卡在桥面上了……”昨日,看着已经修好的桥面,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37岁的村医陈国厂显得格外兴奋,为了能让收割机顺利通过,方便村民麦收,他自掏腰包5000多元,赶在麦收前,给村里修了一座“便民桥”。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收麦子了,要是收割机在这样的桥面通过,非掉下去不可!”陈国厂介绍说,他所在村子的北头有一座危桥,桥面上凹凸不平,村民每天都要通过此桥到村北的麦地干活,去年,有收割机要通过这里到地里收割麦子时,车轮子卡在了桥面上,一连几天麦子都没有收成,耽误了收割进度。
从那以后,陈国厂就一直想着把村北头的那座桥重新修一下,让收割机能安全顺利地开到地头。今年4月份,在和家人商量后,他拿出平时积攒的5000多元钱,买来水泥、沙子等原材料,组织村民动工修桥。
动工修桥后,由于河堤不能随便乱挖,经过思量,陈国厂决定从荒地上取土,并找来村里在外打工时修过桥的村民充当“技术员”。按照建桥“技术员”的施工要求,搬砖头、运水泥,前来修桥的村民个个手打起了血泡,累得腰酸背痛,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要工钱。10多天后,一座长7米、宽4米的新桥修好了。从此,村民再到村北的麦地里干活,不仅方便多了,而且也赶在麦收前,给前来收割的外地农机手创造一个好的通行环境。
“便民桥”修好后,村民纷纷称赞陈国厂办了件大好事,可他却坚持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为什么会自费修桥?”陈国厂说:“马上就要麦收了,能赶在麦收前,把桥修好,大家就不用担心收割机过不到地头,麦子没法安心收了。这钱花得值!”
据了解,陈国厂助人为乐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他曾于2003年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2009年3月荣获周口市政府颁发的首届“周口慈善奖”荣誉称号,同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河南省优秀“三农”人物评选中荣获“三农人物奉献奖”荣誉称号,2010年当选为太康县首届“十行百星”助人为乐明星。
线索提供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