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报记者 金月全/ 文
□ 通 讯 员 田书银/ 供图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项城市秣陵镇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给其伯父张镇芳。早年和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公子”。
他一生不惜倾家荡产,抢收中华稀世文物。上世纪50年代,张先生夫妇陆续将收藏30年之久的《百花图》、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张好好诗》等古代书画名迹捐献国家,使这些文物成为国家博物馆重宝,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张伯驹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资历丰富“文武”双全
近日,记者一行怀着仰慕的心情来到项城市秣陵镇小学,参观张伯驹曾经在此闲居的一个药铺。这是我市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惟一一处张伯驹旧居。
据项城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1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项城市普查队在该市秣陵镇发现一处清末时期的民居,据当地人介绍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旧居。该旧居位于项城市秣陵镇小学院内,坐北向南,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架梁,硬山灰瓦顶,东西长9.6米,宽5.4米,墙体厚60厘米,门窗檐下砖雕水波纹图案。东南角墙体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西侧窗户被改为小门,小楼现无人使用。
秣陵镇小学一位老教师说,这座小楼在民国期间是张伯驹家一个药铺,张伯驹曾在此小楼闲居。张伯驹的女儿张传彩曾专程回秣陵镇探访过该小楼。
张伯驹自幼天性聪慧,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曾与袁世凯的儿子同在英国人办的一所书院读书。毕业后,张伯驹进入袁世凯的陆军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受训,并由此进入军界。后曾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提调参议等职。后因不满军阀混战,1927年起投身金融界,历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稽核,南京盐业银行经理、常务董事,秦陇实业银行经理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伯驹一度去西安,后致力于写诗填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伯驹曾任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河北省政府顾问、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等职。
1947年6月,张伯驹在北平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平临时委员会委员,参加北大学生会助学运动、反迫害反饥饿运动、抗议枪杀东北学生等爱国民主运动。北平解放后,先后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艺研究社理事兼总干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会董事、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和联络委员会委员等职。
“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到迫害和诬陷。1972年,周恩来总理得悉后,指示聘任他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张伯驹还担任过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京华艺术学会名誉会长、北京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昆曲研习社顾问、民盟中央文教委员等职。
1958年,张伯驹被划为右派分子,1980年平反。 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心系国宝醉心收藏
张伯驹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他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他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1946年,他偶然发现我国传世画作——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正被人售卖,售价240两黄金。眼看外国人要抢购,自己则囊中羞涩,怎么办?张伯驹为防止国宝散失国外,毅然卖掉自己住房,又借部分钱款把画买下来。国民党元老张群闻讯后加倍出500两黄金乞张先生转让,张伯驹不予理睬。后来,日本人欲出30万元购买,亦遭拒绝。可到了1956年国人购买公债时,张伯驹却将《游春图》连同我国古老的书法西晋陆机的《平复帖》等一大批珍稀藏品出售,所得款项全部购买了公债。政府为此奖励他20万元,张伯驹先生分文不要。
不惜代价甚至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既是出于爱国至诚,也是基于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与由衷的酷爱。在他的藏品中,晋陆机《平复帖》是我国传世书法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则是传世最早的卷轴画,也是最早的独立山水画,合为双璧。此外还有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卷》,宋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卷》,元钱选《山居图卷》等等,都是在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文物。
对于斥巨资购藏并用心血保护的书法名画,张伯驹和夫人潘素并不视为一己所有,而是看作全民族的文化遗产。作为大收藏家,张先生的藏品质优量大闻名遐迩,许多藏品堪称国宝,却少有人知晓张先生在购藏中所尝受的辛楚。他不惜倾家荡产搞收藏,心血付出之多罕有人能比。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张伯驹夫妇陆续将收藏30年之久的书画名迹捐献国家,使这些文物成为博物馆的重宝。1965年,张伯驹将《百花图》以及所剩的其他古书画共计30多件藏品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而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的《张好好诗》等古代书画极品现今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或许,这样的境界,是张伯驹收藏文物的最大动力,也是他捐献文物的最重要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在他看来,这些文物离他而去,是“得其所哉”。
痴迷京剧 酷爱诗词书法
张伯驹自幼便喜爱京剧,他青年和中年时,正值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1930年,张伯驹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冯耿光等组织了“国剧学会”。
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是张伯驹40岁生日。当天,为了赈灾所演的一出《失空斩》可谓是他在京剧上最出名也是最难得的一次演出。演出在隆福寺街福金馆,当天盛况空前,许多外地戏迷远道赶到北京为看这出艺坛绝响,后人以杜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誉之。他还有幸与京剧大师梅兰芳合演过《八蜡庙》。张伯驹对京剧艺术,亦有精到的研究,著有《京剧音韵》。
张伯驹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多得难以胜数。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由于他天资超逸,便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和《氍毹纪梦诗》、《氍毹纪梦诗注》、《洪宪纪事诗注》及《乱弹音韵辑要》、《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
另外,张伯驹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艺术,建国初期,张伯驹创办北京古琴研究会、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中国书法研究社、诗词研究社,直至临终前,还对中国韵文学会筹备事宜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