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重要准备。1949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为实现这个转移,全会号召全党要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一切可以合作的人,尤其要坚持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
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都已经成熟。中国共产党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积极进行组织和筹备工作。经过3个多月紧张有序的工作,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区域代表、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体代表共45个单位以及特别邀请人士,共有正式代表、候补代表及特邀代表662名。会议代表名单是经过各个方面的反复斟酌和协商所确定的,它包括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学生、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等各社会团体,以及工商界、宗教界、少数民族和国外华侨等各个方面的代表。出席会议的中共正式代表为毛泽东(首席代表)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陈云、彭真等;另有朱德、薄一波、李立三、蔡畅、廖承志、冯文彬等一批共产党员,分别代表人民解放军、解放区、工会、妇联、青联、青年团等单位出席了大会。
出席大会的还有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奋斗、积极参加筹备新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大会特别邀请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包括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前清翰林、老同盟会会员,以及从反动营垒中分化出来的前国民党政府官员、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等。这样的代表阵容,不仅表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完全孤立,更显示了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斗争中,由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组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伟大力量。
与会代表怀着参与开国盛事的使命感,对大会的各项议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民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作为新中国的大宪章,《共同纲领》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将北平改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等56人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还选举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由180位委员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10月1日是新中国诞生的日子。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已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晚报记者王丽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