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政要闻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甘蔗让村民生活甜如蜜

  □晚报记者 马治卫

  

  记者近日慕名来到大刘村,映入眼帘的甘蔗连成一片,成了绿色的海洋。

  在村旁的甘蔗地里,村民刘光夫妇在收割甘蔗中,不时停下来招呼上门购买的顾客。过惯了城里生活的市民,在游玩中情不自禁地动手采割几棵,分享一下村民丰收的喜悦。望着满脸笑容的村民,村党支部书记郭岿向记者道出了村里发展甘蔗种植的经过。

  郭岿介绍,2001年,他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就带领村民搞特色种植。经过一番考察论证后,他们决定搞甘蔗种植。

  时任村妇联主任的苏春灵主动请缨,率先在自家地里种上甘蔗做实验。到了收获季节,大刘的群众惊喜地发现,苏春灵种了不到一亩地的甘蔗,收入了三四千元。

  看到经济效益的群众,纷纷效仿,都种起了甘蔗。郭岿带领村干部,在科技、农业等部门的支持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本村资源优势,有计划地发展甘蔗种植业。经过10年的发展,该村甘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多亩。

  “种甘蔗让俺生活甜如蜜,能过上好日子沾了甘蔗不少光!”在甘蔗地里,柴大嫂满脸喜悦地说,她嫁到大刘村时,家里除了出嫁时陪送的老式板箱和一部缝纫机外,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了。但自从种了甘蔗,她家住上了楼房,家里添了电视和洗衣机。

  村民刘永停诙谐说:“我家种甘蔗已有20多年历史。我对甘蔗不薄,甘蔗也给了我不少回报。别的不说,至少我家的小楼,是靠种甘蔗建起来的。”

  如今,村民们惊喜地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乡村观光等成为不少城市人的新选择。已经懂得经营的大刘村民,在申请了无公害种植基地,为甘蔗注册“节节甜”商标后,还把村里的路修成水泥路,并装上路灯,积极发展近郊游。

  核心阅读

  

  商水县城关乡大刘村村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大面积种植甘蔗。短短10年间,该村已发展甘蔗面积600多亩。村民在靠甘蔗致富的同时,独特的“甘蔗林”风景也吸引不少市民慕名前来旅游。“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宋代诗人陆游所赞咏的“农家乐”,在大刘村变成了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周口/社会
   第04版:周口/民生
   第05版:周口/便民
   第06版:国内/视点
   第07版:国内/社会
   第08版:国际看点
   第09版:文娱新闻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红尘情爱
   第12版:闲情
   第13版:健康周刊
   第14版:健康之窗
   第15版:健康生活
   第16版:为您服务
全省51所高职近百专业入选
金融贷款“青睐”
河南服务业项目
开通电煤
绿色通道
抢运电煤
保发电
种甘蔗让村民生活甜如蜜
我市多措并举
保证今冬用电
周口全面检查
药品批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