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娱新闻
 
 
 
2012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作《我不是潘金莲》探寻荒诞和喜剧的底线
刘震云:
我不太会取书名
刘震云

 

  当年,电影《手机》上映,让里面的众多台词一度成为流行用语,之后,刘震云推出了《一句顶一万句》,在这本书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后不到一年,他又推出了《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我不是潘金莲》。

  8月7日,这部新作在北京举行首发式,著名评论家雷达、张颐武、白烨出席。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专访中,刘震云“剧透”说:“虽然这是我第一部女性题材的小说,写的也是女主人公李雪莲的事儿,但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公应该是小说第三章中的史为民。”

  

  新作主角另有其人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我不是潘金莲》也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的故事,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了告状路。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误打误撞到了北京。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致每年春天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20年。

  该部小说继承了刘震云一贯的叙事风格,也符合他被称为“中国最绕的作家”的头衔,里面的众多司法、政府官员在李雪莲坚持不懈的告状路上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因为这件离婚案受牵连被拖下马,而这一系列的事情在刘震云绕来绕出的描述中很简单地呈现了出来。对此,刘震云这样解释,“说我是‘中国最绕’的人,因为中国的事情确实非常绕,需要有绕的人,从这个管道里绕出来。”

  之前刘震云称这部小说是他的第一部女性题材小说,但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他又解释说,“为了纠正一句话,李雪莲和所有人都掉进了一个‘网’里,只有一个人跳脱出来了,那就是受牵连后变成卖肉的县长史为民,所以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自曝不太会取书名

  

  “潘金莲”这个女性形象一直非常有争议,而这次刘震云不畏争议以此做书名令人好奇。刘震云解释说,这是多次和出版方商讨后定下来的,出版方觉得这个书名能令读者眼前一亮。他又自爆弱点,称自己不太会取书名,“人家说名字有两点,第一眼睛一亮,第二扑哧笑了。你看,我以前的书名,都特别简单,以地点命名的《单位》,以时间命名的《温故一九四二》,以人物名字命名的《我叫刘跃进》,就这么几种类型。取名字要用我另外一个脑子,我另外一个脑子呢,转得特别慢。”刘震云又表示,书名最好要深入浅出,能被读者一读就懂才行,“我也取过文学性强的书名,《故乡天下黄花》,但老是被人问什么意思。而《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书名你一读就懂了吧,讲的是顶着潘金莲冤名的李雪莲。”

  谈及对于潘金莲这个形象的看法,“潘金莲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女性形象,她反叛当时男子三妻四妾的社会规则。而李雪莲的反叛是想纠正一句话,她们两个的共同点是都没有反叛成功。但是《我不是潘金莲》中另一个人物反叛成功了,他就是小说正文主人公史为民。这样的结尾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是小说最见功力的一部分,史为民利用这些规则,成功地打上了一桌麻将。”

  

  善用逻辑讲故事

  

  刘震云强调,《我不是潘金莲》不是政治小说,而是描摹生活逻辑的小说,是一部探寻喜剧和荒诞的“底线小说”,因为要找到喜剧和荒诞的底线比找到道德的底线还要难。“写作过程中用生活逻辑塑造人物比在生活中直接借鉴更重要。”对于已经塑造了众多典型人物的他来说,新作中那些有意思的人物都是他用生活逻辑塑造出来。由此,他觉得,好作家都要善于用逻辑讲故事。“作家其实都能塑造人物形象,不管是从语言还是从外形,但问题是你能不能讲出不同的故事来,或是同一个故事讲出不同来,所以好作家要有由一件事讲到另外一件事的逻辑思维。”

  《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想在人群中说一句话很难,而《我不是潘金莲》则说的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很难。而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刘震云用他的逻辑思维告诉记者,“这就是汉语和英语的区别了。汉语叙事方式都是由大到小,由一般到具体;而英语恰好倒过来,由小到大,由具体到一般。所以,用汉语说话容易出现多种意思。”(蔡震)

  刘震云的幽默感来自河南这片土地

  本报综合消息 身为河南人,刘震云尽管已离开故乡多年,可他的故乡情,却始终流淌在多部作品中。每次面对家乡媒体的采访,他都会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与家乡的过往,并送上自己对家乡人的问候。 

  说起家乡对自己创作的影响,刘震云回忆,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的《塔铺》,“《塔铺》本身就是延津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故乡系列的三本书也与延津有关。”刘震云说,河南文化对他这个作者的影响,不只是地名,更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刘震云眼中的河南人,最大的特质是勤奋,“我从小跟着外婆长大,每天睡觉时,外婆都在纺棉花,纺车一转,麻秆就会亮一下,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她还在纺……” 

  勤奋之外,刘震云觉得,河南人还特别幽默。“许多人问我,你的幽默感从哪里来,其实它就来自我的故乡河南,河南人的幽默不只是语言上的,更是种生活态度。

  直到现在,有人说20公里,我就马上想到我们村庄到县城的距离,我用这个距离来丈量与世界的距离。它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思考习惯。” 

  那么是否有计划为当下的河南写部作品?刘震云说:“《塔铺》里的李爱莲,我对她很有感情,她当年是纯朴的乡村少女,三十年后她变成中年妇女,她会经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还有《一地鸡毛》里的小林,中国社会变化的三十年也一定全部重压在小林到老林的变化中。”刘震云说,李雪莲先于他们跑过来了,而下一步,这两个作品一定会跟上来。(史海山)

  《我不是潘金莲》探讨荒诞底线

  本报综合消息 8月7日,推出新书《我不是潘金莲》的刘震云在京举行新书首发式。

  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女主人公名叫李雪莲,她为生二胎经历了一场荒诞的离婚案,还莫名背上潘金莲的恶名。为了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而走上告状路——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误打误撞到了北京。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

  “你以为你是高帅富,你就是西门庆啊,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用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段子介绍自己的新书,他认为它不是政治小说,而是一本底线小说,探一探当下的喜剧生活中幽默和荒诞的底线,“我们的时代是喜剧时代,在喜剧时代里荒诞的底线、幽默的底线到底在哪里。这里面真正有错误的人就是李雪莲,她假离婚,所有的官员,没有一个坏人,他们还试图想帮助她,为什么在帮助的过程中,被李雪莲这个事把一串的官员撤掉了。李雪莲一路走下来,非要把这个话说清楚,为此她从村里来到了北京,但是生活的逻辑是那么荒诞。她的态度是严肃的,用严肃对付荒谬的时候,结果是无法说清楚。”

  但是在小说中和李雪莲只有一面接触的史为民说清楚了,“如果他不跟李雪莲遭遇,二十年之后可能是省长。他突然明白,用荒谬的态度对付荒谬,达到了自己一个特别伟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回老家,跟朋友们打上一场麻将。(解辰巽)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城事社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天南地北周口人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际综览
   第09版:文娱新闻
   第10版:文娱新闻
   第11版:读书
   第12版:百姓写手 连载
   第13版:奥运特刊
   第14版:奥运特刊
   第15版:奥运特刊
   第16版:奥运特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 深读
   第20版:楼市 幽默
   第21版:家有喜事
   第22版:家电 市场
   第23版:家用电器
   第24版:楼市 资讯
刘震云:
我不太会取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