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8月份中国经济核心数据。虽然重回“2时代”的CPI涨幅和跌破9%的工业增速,让市场担心中国经济未来会遭遇“物价上涨”和“增速下行”的夹攻,但各项指标的环比向好以及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速由降转升的态势,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全面“筑底”的过程之中。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等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企业去库存接近尾声,中国经济有望在三季度企稳回升。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新的中高速增长的“下台阶”趋势不受短期宏观政策的左右,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关键在于推动改革,促进结构转型。
在9日发布的数据当中,CPI和PPI的“背道而驰”尤为引人关注。在经历了连续数月的携手下探后,中国CPI月度数据在8月份出现反弹,回升至2%,而PPI则再创新低。
这样的局面产生了一喜一忧的效果。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由蔬菜和鸡蛋价格推动的CPI反弹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未来两个月,CPI仍将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曹远征则指出,蔬菜涨价彰显了劳动成本的上升,这是中国经济进步的表现,“只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居民才有能力消费,才有扩大内需的可能”。
连续下行的PPI则让许多经济学家感到担忧。“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这是PPI下行的根本原因”,曹远征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基础是工业,需求则由全世界提供,若世界经济继续低迷,这种状况还会持续。
上述判断可以在官方近期发布的诸多数据中得到验证。1至7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多晶硅、风电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的倾向。
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8月份,中国工业增加值较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近几年来少有的回落到9%以下的区间。
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对经济增速不必过度悲观。他指出,虽然8月份工业增速仅为8.9%,但好现象是轻重工业增速差缩小,这意味9月份工业变化方向是加速,工业“筑底”特征显现。
曹远征也认为,从理论上讲,企业的去库存已经到了尾声阶段,但他强调,去库存结束后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的扩大。未来如果工业投资乏力,房地产市场续调,官方应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来托住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
事实上,官方用基础设施投资来稳增长的意图在8月份的经济数据中已有所显现。前8月,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4.9%,增速比前7月提高1.3个百分点;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转降为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速比前7月提高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拉升。
刚刚过去的一周,内地股市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大涨,其背后的推动力,正是发改委集中批复多个轨道交通项目所带给投资者的信心。
但范剑平提醒说,适当放松银根和启动基建投资项目虽有必要,但控制好度更为关键。他表示,在房地产投资出现转机的情况下,各方一定要沉住气,不能为追求立竿见影而重走老路,而应加快启动消费新引擎,让民众分享到稳增长的好处。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