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宗明
舆论场里,纷繁杂乱:围绕教师过节收礼的讨论,再度泛起,俨然是间歇性迸发的“口水岩浆”,如9月8日,在以“师爱无尘”为主题的北京某公益活动上,有教师提出“今年过节,只收心意不收礼”的口号,200多名教师响应;关乎教师权益的话题,也不少见,如官方又表态“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还有讲述云南彝良地震中,代课教师用手刨出7名学生的。而礼赞教师、打量师德、以教师节为消费噱头等做法,也充塞于公众的眼界。
抒情与审思,褒扬与贬抑……众声喧哗,是教师节里挥之不去的风景。某种意义上,教师节就是个价值碰撞的现场: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生活境遇、权利尊严等,链接着教育的细节践行,通向孩子的心灵启蒙。他们被裹着厚重的“意义外衣”,接受着整个社会的审视和评说。
“最美女教师张亚莉舍身救人”“女教师邓丽一人改变一座学校”等,无不令人感动;可学术不端丑闻等,又时常让人嗤之以鼻。教师关心学生、耕种桃李,已是校园中的常态景象;可未曾绝迹的体罚学生、有偿补课等现象,又总是动辄得咎。教师是“辛勤园丁”,为教育事业蜡炬成灰,可个别时候又是道德失范者;他们或被人们尊敬,但也可能只是被边缘者……教师,是他们共同的身份符号,也是他们的“道德负累”。
不可否认的是,加诸教师身上的许多矛盾面,并非偶然。在现实条件下,教师独立人格、人文情怀、个性化思考的保全,或许会遇到不少“拦路石”。他们的前行,也许时而会陷入彷徨和无奈;他们的作为,或是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在程式化教学中,生活格式化,有时会让他们的心情罩上一层阴霾。
而今,教育投入的增加、教改的渐进,在释放着积极信号。在日趋公平、合理的教育生态中,教师处境,也在不断改善。但在乱收费、学术造假等教育症结频现的情境下,教师也极易成舆论的“靶心”,哪怕许多人都是无辜的。指向他们的,往往是抽象批判的矛头,而不是体恤与包容。
当师道尊严变成“易碎花瓶”,教师们的背影,难免染上几分苍凉;他们承载的教育期许,也太过沉重。他们像是社会的“精神灯塔”,照亮了很多人,却也不起眼。当他们负重前行,又有多少人会想到,他们首先应该是“人”,然后才是“守望者”“指明灯”——完整的尊严,是拥抱责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