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内综览
 
 
 
2012年10月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秘“假宽带”真相
带宽“不宽”,用户多花近一半冤枉钱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秘“假宽带”的真相:全国固网宽带用户达到的实际带宽仅是标称带宽的55%,这就意味着用户在带宽上花的钱将近一半都是冤枉钱。

  苏小姐反映,今年3月9日花2100元钱,购买了包月的6兆宽带。然而,钱花出去半年多了,至今网速都没有快起来。央视记者邀请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工程师许伟林,对苏小姐家的宽带进行了3个测速试验,结论是白天的实际带宽只有3兆左右;晚上八九点钟上网高峰期,结果只有0.5兆,不到“标称”带宽的十分之一。

  在北京天通苑某小区的一栋公寓楼外,宽带服务商的广告特别醒目,所提供的宽带没有低于4兆的带宽。带宽数值越大,用户需要缴纳的包月费用就越多。例如,4兆的宽带,包1年送1年用户需要缴纳1960元钱;而6兆的宽带包1年送1年,用户则需要缴纳2100元,相当于1年包月的费用是1050元。

  专家告诉记者,如果该宽带公司履行承诺让用户使用上独享6兆宽带的话,该公司将入不敷出。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诸葛建伟分析说,即便这些宽带公司能够以一个极低的、甚至3折的优惠价格,从一级运营商处购买带宽,如保证1万户独享带宽的用户享受到6兆带宽的接入,需上交给一级运营商的成本至少要达到2700多万元,那这些宽带公司早就破产了。

  据诸葛建伟介绍,经过清华大学网络中心调查测算发现,全国固网宽带用户达到的实际带宽仅仅是标称带宽的55%。换句话说,这就意味着这些固网宽带用户在带宽上花的钱将近一半都是冤枉钱。

  根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宽带服务在内的互联网服务等服务类投诉占投诉总量的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同期的32.9%上升到34.5%。今年8月份,仅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12315和96315两条热线,共受理涉及宽带网络接入类的投诉156件,比7月份增加了一半多。而且,投诉的主要问题就是宽带网速慢、经常断网、实际网速和合同约定不符。  (于新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广告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内深读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财 经
   第15版:周口文化
   第16版:艺苑/闲情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魅力家居
   第20版:家居/家装
   第21版:建材家饰
   第22版:时尚家居
   第23版:食尚/美味
   第24版:酒坊/广告
带宽“不宽”,用户多花近一半冤枉钱
精神病医院里的爱心接力
河北保定居民楼爆炸案
死亡人数增至8人
高档车被贴“交警罚单”
竟是楼盘广告
奇康水厂回应:爱喝不喝
一客机因匿名恐怖信息
迫降兰州中川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