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内深读
 
 
 
2012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速公路免费“大餐”该怎么吃
  10月1日,上海外滩观景平台上人流如潮。

  “双节”长假,小客车免费通行,许多问题随骤增客流而凸显——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有点特别,因为和中秋节相连,所以从9月30日一直到10月7日,从而成为史上“最长的黄金周”;我国首次试行假日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双管齐下,激发了人们出游的热情,据新华社报道,8天里,约有一半中国人——总计约7.4亿人次,通过公路、铁路、民航等出行,创下同期出行新纪录。

  

  交通事故6万多起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统计,在免费通行首日的9月30日,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共完成8560万人,全国各主要高速公路就迎来了出行高峰,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16个省(区、市)24条高速出现了明显拥堵,个别热点路段出现时速20公里以下的极度堵塞。从图片上看,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等候通行的人们无奈打起网球,遛起了狗。

  骤增的出游人数,使许多问题凸显。据新华视点官方微博消息,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同比下降24.1%。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25万元,同比下降46.2%、46.4%、47.9%和37%。

  国家首次推行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中的种种表象,路上堵与畅、人们出行的早与晚,彼此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分析。免费“大餐”怎么吃?也需要出行的人们细思量。

  

  路堵路畅有待思量

  

  10月6日,高速收费口的“冷清”,让严阵以待的工作人员舒了一口气。但长假首日高速收费口前的拥堵至今让人心有戚戚。

  放假第一天,很多人只能选择当天出行,又值中秋佳节,人们都想在当天赶回家中。这可能也是造成拥堵的一个原因。假期第二天起,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流量开始有所下降,除通往著名景区的部分高速公路局部路段车辆通行缓慢外,全国路网运行整体平稳有序,没有出现严重交通阻断事件。各级公路部门通过采取远程分流、近程限流等措施疏导车辆,确保了通往各主要景区的高速公路和收费站车辆通行顺畅。

  在出城时尝尽苦头的人返程时加大了提前量。5日起,全国公路长途返程交通流量已逐步开始增加,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和深圳等城市返城方向车流从当天下午开始逐步增长。6日下午,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返程高峰全面开始,6日全国道路运送旅客再破8千万人大关。到了10月7日,高速上反倒是一片平静。上海市路网监测中心显示,10月7日全天车流量都比较均衡平稳,没有出现返沪车流集聚情况,各条高速公路未现堵点,返程高峰不明显。

  

  假日制度缺陷凸显

  

  超长假期和高速免费两项政策同时推出,激发更多的人出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休闲需求的旺盛和带薪假期制度的缺乏。

  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初步统计,9月30日至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故宫博物院仅10月2日一天就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创造历年接待游客最高值。

  井喷的游客使一些旅游景点不堪重负,出现个别极端现象。

  10月1日下午2时,华山停止售票,部分没有买到票的游客情绪激动,用私家车堵住了东线公路,要求景区赔偿来回车费,造成运送游客下山的景区大巴车也无法运行。

  10月2日,由于游客数量激增,超过华山缆车运送能力,大量游客一度滞留山顶。

  专家分析,免费高速公路的拥堵只是全国假日制度的“副产品”。无论是华山积压的大批客流,抑或是高速公路上拥堵的车流,都从侧面反映了全国人民对休闲的饥渴,以及亟待释放的巨大内需潜力,是奔往小康路上的人们追求深层次幸福的“拥堵”。因此,从长远看,作为全国假日制度的“从属制度”,公路小型客车重大节假日免费政策日后也应当与假日制度的改革与时俱进,更加适应百姓深度的休闲需求。

  全国假日办建议加快推进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客运车辆相关标准,加快完善自驾游配套设施建设,适时启动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运行机制研究,推动假日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转身”人性温暖

  

  应该看到,国家这次在政策适时调整上,“转身”相当快,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大拥堵导致高速公路变成了停车场,不少车主将矛头指向了“免费通行仍需收发卡”举措。交通运输部10月3日决定:4日中午12时起对符合免费政策的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不再采取发卡措施,各收费站对免费车辆抬杆放行。

  7日午后起,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本地高速公路网规模与布局,考虑交通流量和拥堵状况等因素,陆续开始恢复发(收)卡措施,确保了免费通行政策的平稳过渡。连续8天的小客车通行“免费大餐”8日零时结束,高速公路将恢复正常管理程序和收费模式。

  针对部分车辆可能赶不上免费通行结束的时间,上海、江苏、湖北等多地设置恢复收费缓冲期,其中,上海设2小时过渡期,凭纸质通行券按最短距离收费,8日凌晨2时恢复收费;江苏从7日晚上9时给小车发临时性纸卡,优惠时间推迟至8日凌晨1时;浙江7日晚上8时起发卡,8日零时恢复收费无缓冲期;湖北高速免费缓冲期最长,为8小时,在缓冲期内按司机自报里程收费,8日上午8时以后再按正常收费;北京、云南在7日晚上6时恢复发卡。

  有网友指出,希望此番长假高速公路免费试点后,国家能在相关的假日政策上迅速做出反应,让大家多多感受到政策人性化的温暖。

  据《新民晚报》

  一路担心 一路未堵

  ——记者跨省体验长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

  9月28日,记者从上海出发,前往江苏盐城、山东青岛和北京,10月7日返沪。从制订出行计划开始,就与这次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有了“接触”,体验了几个意料之外。

  

  意外一

  

  制订计划时,看到一则消息,称中秋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将免费通行。最初以为这是国家首次在全国范围试行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可能不会放得太开,估计只有10月1日至3日3天免费。未曾想,最后公布的免费时间竟长达8天。

  

  意外二

  

  原以为节前便会堵车,但记者9月28日从上海抵达江苏盐城,9月29日又前往山东青岛,路上均未遇堵车。

  9月30日,记者从青岛黄岛区过青岛胶州湾隧道前往青岛栈桥,担心在这样的旅游城市会遭遇堵车,谁知一路畅通无阻。隧道收费站的收费员很幽默,拉开窗微笑着向我们道了一声:“再见。”当我们仍在为当天的畅通感到意外时,却看到微博上不断出现全国多地高速拥堵的新闻,后来也听说,一个老乡9月30日从上海出发,准备到盐城老家吃中饭,结果晚上8时才赶到家中。想到长假第一天会堵,可没想到会这么堵。

  

  意外三

  

  免费在高速公路通行的感觉,其实也不那么好受,“怕堵”总是悬在心上的一把利剑。10月1日,记者提着一颗被堵的心由青岛前往北京,却再一次被“晃点”,顺利抵达首都。

  

  意外四

  

  返程,是最后的意外。10月5日,就有提前返沪的朋友短信建议早点返沪,或者索性8日再回,避开回程高峰。也有新闻称预计10月6日、7日会有返程高峰。10月5日,记者驱车12小时从北京返回盐城,未遇堵车。10月7日,为了避开下午和傍晚的高峰,记者特地早上7时30分便出发,虽然一路畅通,但一直到进入上海界,仍不敢放松心情,直到上午11时许到了江桥,眼见前方收费站处一片“冷清”,这才欢欣鼓舞起来。

  10月7日一天关注道路信息,发现高速公路似乎和大家开了个“玩笑”,预期中的返程拥堵始终没有出现。也许,体验了第一天的拥堵,出行的人们对“免费”敏感度大大提高,许多人都将返程的时间提前了。

  推行高速公路免费前,有人认为免费可减轻高速拥堵,有人担心为了吃免费“大餐”,导致高速更堵。相信这次长假免费通行试点中凸显的种种问题,能为国家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10月4日中午12时起取消发卡,就是有关部门灵活反应的一大表现。记者有切身体会,经过收费站取卡时,经常要排队,前面至少有两三辆车,耗时2~3分钟。不发卡后,虽然到收费站仍需降速,但无须排队,耗时大大减少,最多十几秒。(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广告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内深读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财 经
   第15版:周口文化
   第16版:艺苑/闲情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魅力家居
   第20版:家居/家装
   第21版:建材家饰
   第22版:时尚家居
   第23版:食尚/美味
   第24版:酒坊/广告
高速公路免费“大餐”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