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周口文化
 
 
 
2012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物无声心有声 穿越历史读周口
  王子庄遗址保护牌
  宁平之役遗留箭头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周口新发现”系列报道之二

  □晚报记者 徐松 文/图

  王子庄:

  鬼谷子得道遗址

  郸城县宁平镇王子庄是不是鬼谷子王禅的故乡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因为王子升仙的传说引来大批历史、考古专家关注王子庄,并发现王子庄是个汉代墓群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王子庄汉墓群被载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

  王子庄位于宁平镇北5公里非常偏僻的地方,村西、北、东被黑河三面环抱,村庄不大却颇具灵气。站在村外500米处看,村庄居于低洼处,进入村庄向外看则一马平川;该村虽紧临黑河,然历次发大水,周边村庄全部被淹,仅王子庄幸免于难,这给王子庄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地人均称鬼谷子王禅是中国风水家鼻祖,王子庄历次免于灾难或许是得益于“王子大仙”的保佑吧。

  其实,令王子庄扬名的不是王子庄神奇的地理位置,而是“王子升仙”的传说。

  在郸城,王子求仙的故事代代相传:“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史料记载,鬼谷子王禅,楚国人,纵横家的鼻祖,与老子渊源颇深。民国五年《淮阳县志》在古迹章节第十页载:“王禅冢,在城东南三十五里。”清顺治《陈州志》、乾隆《陈州府志》和民国二十二年《淮阳县志》也均有同样的记载,这说明王禅死后葬在今淮阳县城东南35里处。古人叶落归根的观念根深蒂固,淮阳又属楚地且曾为楚国晚期都城,王禅为楚国人,死后又葬于今淮阳境内,由此推断,王禅应该是淮阳人。今天的王子庄历史上曾经在陈国和楚国范围内,到底王子庄与王禅冢有没有联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管怎样,鬼谷子王禅是周口人,这是没有问题的。

  在王子庄,记者见到了赵传林、赵忠东等几位对王子升仙传说了解较多的老人。他们讲,传说王子农历二月初二在其姥姥家出生。虽然二月二天气寒冷,屋外却有蝉叫声,因而得名。王子少年聪明伶俐,母子相依艰难度日,但王母仍把儿子送到学堂读书。一天,大雨倾盆,王母背着王子去学校上学,老师见了半开玩笑地说:“以母为马。”王子随口答:“望子成龙!”老师听后叹曰:“此子长大后不成圣也成神也。”就为其改蝉为禅,寄予厚望。

  王子长大后,为解家中生活困苦,经常到郸城卖柴。因其柴里有一种叫“龙角木”的干柴,是炼丹冶金所用木柴中最好的,当时老子在郸城大桥北头设立炼丹炉,所以,一直买王子的柴(郸城目前有老子炼丹炉遗址),王子与老子结成了忘年之交。老子常给王子讲修身之本,做人之道,王子受益匪浅。

  一天,王子又来送龙角木。老子邀王子看他与玄武真人对弈。其间,王子食用老子炼成的仙丹而成仙,郸城也因“丹成”而得名。

  王子作为劳动人民的化身,大孝大爱,并为华夏军事做出重大贡献。“普救众人,造福人间”是王子倡导的宗旨。可惜王子少年时期在郸城留下史料踪迹甚少,得道后又云游他乡,有关他的传说甚多。历经两千多年,王禅的故居在郸城一直是个谜。

  《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称“鬼谷先生,苏秦、张仪尝从之学纵横术。在世数百年后不知其所终……”《辞海》《辞源》《汉语大辞典》等权威典籍也没说出个长短来。

  为深挖王子文化,探索王禅历史,郸城县成立了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探讨王子文化和王禅史籍。经过对大量资料和对王禅其人其事的研究,人们开始重新考虑王子的历史定位,不少专家对王子和鬼谷子王禅是同一人的说法越来越坚信不移。

  没想到印证王子升仙传说工作进展缓慢,郸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却在王子庄寻到了大量的汉代文物。郸城县博物馆曾对王子庄出土文物进行考证,确认为战国时期遗址。记者和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挨家走访发现,一些村民家的院墙还有些是用汉代空心砖和纹饰砖垒砌的。据王子庄村民介绍,该村早年曾挖出多个口大底小、中间膨大的四耳铜器。对此,周建山分析,这样的铜器应是汉代的炊器——铜釜。

  目前,郸城县、周口市已相继将王子庄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确定遗址含有仰韶、龙山、战国、汉代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面积1万平方米,目前发现有龙山时期陶片,器形有罐、鼎等,纹饰有弦纹、绳纹、网格纹。

  宁平古战场:

  西晋王朝灭亡的关键一战

  无论是现场发掘的文物还是历史文献记载,对于关系西晋王朝存亡的关键一战“宁平之役”所在地宁平城古战场,各级专家都没有异议。那么,宁平古战场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重量级文物保护单位呈报国家,自然是众望所归。

  在中国地图上,比起白马驿,宁平镇的地理位置更为显要,宁平正处于“大公鸡”的胸部要害部位,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之中原腹地。

  市、县文化局负责人一致推荐,走访宁平古战场,必须要采访郸城县业余文物保护员赵一铭才能了解全面,因为赵一铭对宁平古战场了如指掌。在文物普查中,他点出一个地方,精确度达到1米,就能挖掘到文物;而且,他断代的一个龙吻陶片为宋代,省里的专家大为惊叹,因为不是博学的专业考古人员,不敢仅凭一个陶片就断定年代。这不是神奇,而是赵一铭对宁平历史研究得太透彻了。今年四十出头的赵一铭居住在宁平南街的几间破屋子里,他的家正是在宁平古战场的重要位置。

  记者几经波折叩开赵一铭家的栅栏门,他正将自己关在屋里研究“历史”。只见那院子里、鸡窝上、满屋子堆的都是瓦罐和陶片。赵一铭讲,西晋末年,司马皇族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发生了“八王之乱”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在山西平阳(今临汾)称帝,建立了“汉”国,公开反晋。公元310年11月15日,晋太傅司马越率领王公大臣和禁军十余万,经许昌进驻项县(今河南沈丘县槐店镇)。刚驻扎项县的司马越大病不愈,他死前曾把后事交付给王衍,王衍密送司马越的灵柩前往其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安葬时,被汉军大将石勒亲自率领轻装骑兵,追击至宁平城境内,将晋军大败。汉军纵马将宁平城内的晋军及四十八王宗室团团围住,晋军十余万人、四十八王及宗室和随军百姓共十多万人,皆被射杀或活埋,无人幸免。

  就这样,西晋帝国最后仅有的这支主力部队,在石勒大军的强烈攻击下,在几乎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全歼。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宁平之役”,这一战役成为西晋王朝灭亡的转折点。

  几年前,在宁平镇南侧的田地里,许多群众在耕地时或大雨冲刷后曾发现一些箭头、铁器等。在文物普查时,经赵一铭指点,普查人员清理出大量的铜箭头、铁剑和大量叠压尸骨等,这进一步印证了宁平古战场确实经历了一场“万箭齐发”的震撼古今、悲壮惨烈的场面。

  段寨:

  远古人群居住的家园

  段寨,一个偏远的豫东小村,却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考古专家的目光。因为,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直至汉唐文化的遗存。

  段寨位于郸城县西南10公里,属巴集乡辖区。早在1963年6月,段寨就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遗址面积2万多平方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考古专家们对此又有了新的发现。市普查队周建山队长在这里采集到一枚带“山”字符号的刻画陶片,这是豫东地区发现最早的原始刻画符号,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和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次来段寨都会有新的发现,在文物考古研究方面都会得到新的启发。”周建山这样说,段寨是原始时期华夏文化和东夷文化交汇融合的一个代表性文化遗存,多种文化在该遗址留下过往足迹,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无论是王子庄遗址、汲黯墓,还是宁平公主墓、宁平古战场,它们只记载着一段历史,而段寨遗址,对于考古界来说,可谓是蕴涵原始社会时期多种文化的文物宝库。

  周建山介绍,段寨遗址时代连续,遗存丰富,是研究华夏文明形成的重要遗址之一,为研究古代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迁徙融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而段寨遗址的大汶口文化,系远古人群自山东东南部和安徽北部地区自东向西发展的一个支点,这种文化沿沙颍河流域向西到达平顶山,而后北折向郑州等地迁徙,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相互融合、吸收,最终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因子。

  1974年,郸城人平整土地时,在遗址台地以外的东北部发现一批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有镂孔豆、高足杯、罐等,可能是墓葬的随葬品。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先后派人进行调查。同年12月,河南省文物工作队、郸城县文化馆联合进行试掘,地点在段寨遗址台地以北20多米处,共清理墓葬2座、灰坑18个,获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由于段寨的大汶口文化具有地方特点,与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有异,学术界有专家将其称为“大汶口文化段寨类型”,段寨遗址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记者在现场看到,段寨遗址的保护标志保存完好,台地高耸,显示了原始社会人们对居住地的精心选择。厚重的文化仍深藏其中,有待更重要的考古来发现它的价值。期望段寨遗址对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古代文明的形成给予更精确更完美的诠释。

  段寨遗址文物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广告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内深读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财 经
   第15版:周口文化
   第16版:艺苑/闲情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魅力家居
   第20版:家居/家装
   第21版:建材家饰
   第22版:时尚家居
   第23版:食尚/美味
   第24版:酒坊/广告
文物无声心有声 穿越历史读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