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锐评观点
 
 
 
2013年1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求教育公平
不能“权力优先”

  □ 文/吴江 图/李法明

  近日,在一场广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王东表示,要逐步收回公务员子女学前教育的特权。此前,广州通过公办幼儿园改革方案,今年将拨出70%的学位向社会公开招生,使学前教育告别拼爹时代。

  “舐犊之情”人皆有之,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为人父母者的应尽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群体为子女谋求良好的受教育机会,作为人之常情,的确无可非议。事实上,既然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假如所有人都可以使出浑身解数、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却非要公务员子女礼让为先,甚至靠边站,恐怕也难言公平。

  不过,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所以能“先得”,缘于其“近水”的优势。同样道理,对于公务员群体而言,作为财政供养人,以及公共服务与管理者,公办教育的举办,公办教育资源的投入,公务人员少不了要参与其中,甚至作出关键决策,相比普通公众,公务人员与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的确离得更近,有了“近水楼台”的优势,岂有不去“先得月”之理。不仅如此,公务员子女对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先占有权,还常常有着解决公务人员后顾之忧这一貌似无比正当的理由。

  只不过,子女教育问题的“后顾之忧”,显然并非公务人员才会有,为何普遍存在的后顾之忧,偏偏为公务人员先解忧,恐怕值得质疑。而所谓公务员对公办优质教育资源“近水楼台”的优势,与其说是公平竞争的结果,毋宁说是一种集体式以权谋私。尽管这一“潜规则”的形成,的确也有一些历史客观因素,但是,假如所有私人领域的“后顾之忧”都可以借用权力这只“近水楼台”之手获得优先安排的话,最终公务员优先的恐怕绝不仅仅是子女入学,而必然意味着“公权私用”的泛化。

  按理来说,尽量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显然不应包括“权力优先”这一选项。这不仅意味着对公共资源的霸占,同样是当下教育资源畸形分配的推手之一。既然公务员子女教育问题已无后顾之忧,可以“近水楼台”地得到求解,接下来的恐怕必然是教育资源分配时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偏离其初衷,甚至“公办不公”,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取消公务员子女的教育特权,不仅是对特权的取消,同样是扭转当下教育资源分配机制的前提。在这一点上,广州通过公办幼儿园改革方案,将70%的学位向社会公开招生,公务员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都要经过程序,没有特权,其正面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当然,教育特权的退出,究竟“逐步”到何时,剩下的30%,以及幼教之外的特权何时退出,或许都应有个时间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城事社区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国内综览
   第06版:国际综览
   第07版:文娱新闻
   第08版:体育新闻
政府部门瞒报比企业瞒报更恶劣
异地高考“不怕慢,就怕站”
愿真实的声音激荡2013年
追求教育公平
不能“权力优先”
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