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梦 我的梦
 
 
 
2013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这些殷殷的期待
  小桥流水——理想居所 晚报记者 宋风 摄
  单身公寓——创业者的家 资料图片

  “夹心层”最想有个家

  商品房买不起 保障房轮不上

  “夹心层”最想有个家

  追梦人:曹俊杰 年龄:28岁

  □见习记者 姬慧洋                                                 

  

  “我想有个家。”简简单单5个字,却是很多人心中最真诚的梦想,尤其是对于那些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够资格买经济适用房,还不符合廉租房条件的“夹心层”来说。曹俊杰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今年28岁,25岁参加工作,现在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谈起房子,他说:“我希望房价能便宜点,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再放宽点。”

  “仅靠我个人的工资,想在周口买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保守计算,不吃不喝需要13年。想买便宜点的经济适用房吧,又要求必须是本地常住户口,居住5年以上。毕业到现在我才在这里呆了3年,也没资格买经济适用房。就现在的我来说,就是房价1000元一平方米我还是买不起。”曹俊杰说,“今年我28岁了,已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我有过相亲的经历,女方听到我没房子家还是农村的,就礼貌地跟我说了再见。我的奋斗目标就是有套自己的房子,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曹俊杰说,还好,政府近些年已经对楼市多次进行调控,近期新国五条细则的正式出台,就是为了进一步调控楼市;随着国内各省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日渐成熟,周口市目前不管是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都在大量建设中,一旦这些保障性住房真正投入使用,可以解决像他这样对房子有刚性需求的市民的购房要求。“希望不久的将来,像我一样的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房子。”

  有房住也想住得更惬意

  告别“鸡鸣车响” 企盼静谧空间

  有房住也想住得更惬意

  追梦人:吴言 年龄:31岁

  □见习记者 姬慧洋                                                 

  

  “凌晨3点,鸡就打鸣,鸡一叫,附近的狗也跟着叫,吵得头都疼了,好不容易天亮了,鸡不叫了,车又开始多了,刹车声、鸣笛声,我都快精神失常了。”家住周口市区七一中路同和堂大药店附近家属院的吴言提起现在的居住环境,不住地摇头。“以前在农村爷爷家住的时候,也是鸡叫、狗叫的,那时我不觉得有啥不习惯的,现在在城市听到这么嘈杂的声音,我总觉得无法忍受。”

  “当初买这套房子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很激动,房子周边有学校、医院、超市等等,生活非常便利,觉得住在这里太好了。可时间长了,我回到家只能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唯一的娱乐形式就是看电视,下楼玩吧,楼下没有院子只有狭长的一个通道。现在我常想象着,站在窗前能看到满眼春色、楼下有小花园可供散步、晚上的小区内安安静静……”提到居住环境,吴言向记者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他眼里,这一切是那么惬意而令人向往。

  “买房子是件大事,要多少年的辛苦工作才能换来一处遮风挡雨的住所,我们在买房前总想尽一切可能了解周边的情况——有没有公园、农贸市场?学校、医院有多远?会不会建垃圾中转站、信号塔之类的设施?毕竟这一切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区周边的环境和配套设施在钱的面前往往难以同时被满足,就像我家现在这样,生活是挺便利,但是居住环境不够好。现在想想,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生活便利只是图个方便,而好的环境却能让我们享受生活。”吴言说,现在,周口已经有了她向往的住宅小区,搬迁入住就是她新的梦想。

  盼望社区搭建平台搞联谊

  小区条件好了,但是邻里关系远了

  盼望社区搭建平台搞联谊

  追梦人:李红梅 年龄:45岁

  □见习记者 王凯                                                     

  

  谈起居住的梦想,家住周口市区七一路某小区的个体工商户李红梅说,希望小区的居委会能够组织一些增加小区居民联系的活动,而且最好形成固定模式,这样对促进邻里关系很有好处。

  “现在咱不愁吃不愁住,就是感觉邻里之间很陌生,见面最多打个招呼。其实,很多居民还是愿意相互交流的,但是缺乏沟通的方式。”李红梅说,“刚搬进小区住的时候,我和楼上楼下的关系也可以,没事时在一块儿吃顿饭,或者谁家有红白事时相互通知一声,或者逢年过节小范围地搞个家庭聚餐……但这样长此以往,我们这个小区的居民间就形成了一些小的团体,关系好的经常来往,关系不好的只是见面打个招呼。”

  李红梅说:“在一些城市的小区,居民经常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固定活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活动很齐全,而且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在咱周口,那种由小区居委会牵头,居民参加的活动真是少之又少。”    

  李红梅分析说:“不是小区里的居民不愿意在一起交流,而是没有组织牵头,个人自发的又不稳定,很难持续长久,要是咱周口的社区能组织起这样的活动,居民的积极性肯定很高,这样大家就可以在一起相互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现在的问题不是居民是否愿意参加,而是社区能不能给居民提供这个沟通的平台,我真心期待这样的平台能够早点建立起来。”

  创业青年呼唤单身公寓

  租郊区民房虽便宜,但是卫生、安全条件差

  创业青年呼唤单身公寓

  追梦人:王梦 年龄:25岁

  □见习记者 王凯                                                     

  

  王梦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目前在周口市区一家房地产公司售楼处上班,她说,能住上卫生、安全的单身公寓就是她对住房的最大梦想。

  “我现在租住的是郊区一农户的房子,有20平方米,每月租金130元,说起来也不算贵,离上班的地方也不远。但是,由于经常加班,晚上要很晚才能下班,而我住的地方有个很深的小胡同,没有安装路灯,回家时感觉有些害怕。可是没办法,要是租小区单元房,小一点的一月的房租要200元左右,水电费也比这边贵,不划算。”王梦无奈地说,“更让我难以忍受的是,通常农户家会租住很多从事各色职业的人,工作时间不同,上早班的起得很早,晚班的回来得又很晚,这都难免会影响到其他人。农户为了能多赚钱,把房子分成十几间,门挨门,而且就两个厕所,如果有人占用厕所的话,你只能在外面傻等着。”

  王梦告诉记者,她很羡慕同学在外地打工住在单身公寓里,虽然条件比不上小区的房子,但是看上去很整洁,有保安,周围环境也很好。现在她就希望咱周口也能建起适合创业者居住的单身公寓,就算是贵点,她也愿意,这样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本期结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对于住,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诗圣”杜甫也有着强烈的梦想。让我们惭愧的是,“诗圣”的梦想到今天依然没能完全实现,许多人还在无奈地吟唱“我想有个家”;让我们自豪的是,先辈们无论如何也预想不到,如今,利用先进的建筑工艺和高新技术,人们为住得舒适、惬意、便捷、人性化能翻出那么多花样。住的梦想的多元化催生了足够多元化的居住产品,现在唯一需要解决的是:这些已经摆在眼前的梦想,得让老百姓买得起!

  下期梦想关键词:行   请广大读者继续拨打本报热线8289999或@周口晚报腾讯官方微博(t.qq.com/zhoukouwanbao)和周口晚报新浪官方微博(weibo.com/2533574257),或致信zkwblw@126.com,畅谈梦想、表达期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城事社区
   第06版:中国梦 我的梦
   第07版:中国梦 我的梦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周口博客圈
   第15版:周口文化/旧闻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魅力家居
   第20版:家居/家装
   第21版:建材家饰
   第22版:时尚/家居
   第23版:食尚/美味
   第24版:聚焦/广告
今天:这些殷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