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准备从淮阳返回周口时,才发现自己的行囊已经没有了来时的轻松,肩上的提包是沉的,里面装着几大本杂志;手中的纸袋也是沉的,里面是厚厚一摞书。
这是7月20日开过名家看淮阳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座谈会之后的收获,盘点一下这些杂志和书,当然都与周口籍作家相关。
从《北京文学》(2013年第三期)的封面上的重点篇章导读,就可以看到周口籍两位作家的作品:鹿邑籍著名传记作家陈廷一的报告文学《大国之怒——一场针对日本旷日持久的跨国大诉讼》,沈丘籍著名作家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骗骗她就得了》。更有意思的是,封面上有一张大大的人物漫画,就是刘庆邦。
一本《小说月报》,刊载着淮阳籍作家李乃庆的小说《秦楚情仇》;一本属于周口籍作家的园地——《大河文学》,除了作家们的作品,还介绍了周口作家群的崛起……
由我市文史专家张恩岭编著、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张伯驹传》,也静静地躺在我的行囊里。记得《人民日报》推介过这本书,查阅一下,发现在6月25日的副刊版面上,这样评价:本书是张伯驹家乡人撰写的关于他的一部传记,包括“传记”与“生平简表”两部分。作者以严谨态度记述张伯驹的生平,对历史资料做了重要补充。
一个标注着“郭昕文集”的纸袋,里面装着厚厚薄薄六本书,也装着郭昕从草根阶层到文学贵族的艰辛之旅。虽然上面写着“二十年文字生涯的总结”的字样,翻开作者简介,发现他根本不到该“总结”的年龄,这位商水籍的作家,是1974年生人。
还有,还有……
当然,这些收获都是有形的,会上众多名家的发言,是无形的,却也是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