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徐松 文/图
本报讯 “俺全家66口人,大重孙大林、二重孙二林现在一天三顿饭端到跟前,年轻时候受的罪现在都补回来了,啥也不愁……”川汇区小桥办事处103岁的王云真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爱说爱笑爱锻炼,她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很受人尊敬。
王老太祖籍西华县迟营乡,1911年1月出生,今年103岁。7岁时她被父母当做童养媳送到周家口(今川汇区文昌大道)的婆家,受封建礼制影响,当年挨打受气、吃苦受累是家常便饭。新中国成立后,日子慢慢好起来了,王老太进入白铁社工作,她会做大鼓、各式薄壁壶等。由于王老太心态好、待人随和、身体硬朗,70岁时还被白铁社强行挽留不让退休。直到72岁时,王老太才退休。退休在家的王老太闲不住,就经常做些大鼓、拨浪鼓沿街叫卖换些零用钱。
年龄不饶人,80岁以后,王老太由于体力渐弱,不能再做拨浪鼓了,耳不聋眼不花的她就改做鞋底、布偶。在周口荷花市场、老百货大楼等周口市区热闹的地方,都有王老太的身影。王老太93岁时,还在做鞋底拿到街上卖。后来,孝顺的子孙不让王老太一个人上街了。但是闲下来的王老太依旧在家里帮人缝补衣服。王老太很爱帮助人,凡是她遇到家庭贫困、生活困难的人,都要帮一把。王老太很疼爱晚辈,她能清楚说出重孙、玄孙的名字。
多年来,王老太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每天6时准时起床,出门锻炼一会儿,然后回家看看电视、做点针线活。王老太一日三餐以素食为主,21时准时休息。
如今,103岁的王老太耳不聋眼不花,还能穿针引线,缝缝补补。平时,她的日常起居由78岁的女儿照顾。
9月25日,记者来到王老太家,她向记者炫耀起自己娴熟的削苹果技巧(如图),王老太说:“别看我满嘴没牙了,但我很有口福,我能吃动黄瓜、苹果、番茄,还能啃鸡腿。”
采访中,王老太的众多邻居对记者说,不仅仅是年龄,王老太乐观、知足、年轻的心态更令人羡慕。也许,正是这种好心态助其长寿百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