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雄
这几天,人们都在讨论应该怎么放假,各种意见都有,总的看来主要有几点:一是普遍对现有的放假方式不满意;二是大多数倾向于恢复五一黄金周、延长春节假期;再就是春夏秋冬各安排一个长假,然后其他节日是哪天就放哪天。
我觉得人们现在讨论如何放假,似乎偏离了方向,将节日放假主要当成出行旅游,将节日与出门旅行混为一谈。记得多年前,大约是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吧,杂文家刘洪波就提醒大家,蜂拥出行的时候别忘了五一节的来历。这就对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五月一日这天放假呢?那是为了纪念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伟大运动。
结果我们倒好,五一黄金周取消之前,基本上就是一个“旅游黄金周”,很多人怕是连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名目都不知道了。当然,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官方就是这么引导的,希望通过这种集中放假引导公众出行,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大家休闲娱乐,而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其他一些节日,大抵都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节日就这样偏离了其自身的目的性。不管是理性分析还是经验逻辑,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一旦偏离了其自身的目的性而演变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没有一样是可以做好的。人如此,放假也一样。
我觉得只有清楚了这样一个前提,才好来讨论如何放假。应该如何放假呢?首先是将节日跟休闲旅游分开,节日就是节日,回归到节日的本来目的:五一就是为了纪念工人的争取权益运动,清明就是为了祭祖,中秋就是为了团圆,国庆就是为了纪念国家成立——全体国民在某一天集中放假,是因为那一天具有特殊的含义,很重要,而不是为了东拼西凑出一个什么黄金周,让大家一窝蜂出门旅游。明确了这点,那么节日是哪天就放哪天,是什么节就过什么节,只有如此才不会忘了根本,避免那些节日本来具有的丰富思想文化内涵越来越淡。
至于公众的出行旅游休闲娱乐,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跟公民的劳动权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具体体现就是带薪休假,它跟节日一是一,二是二,两者不可混淆。国家规定每年一定天数的带薪假期,具体哪天休假,由劳动者跟用工单位协商决定;休假是出门旅游还是整天窝在家里睡大觉,完全由公民自己决定。总之,公众的带薪休假是一个公民权利问题,应该回归到公民权利本位,由公民跟他的雇主自行商定,而不要为了诸如带动消费拉动内需这些别的目的,将大家当一群羊一样赶来赶去,也不可将其跟那些节日混为一谈。
最后说说春节。我完全同意延长春节假期,最好是半个月,节前5天,节后10天。春节是我们中国人一年当中最看重的团圆日子,这个节日在当今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的情况下,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假期时间长、哪天出行的选择性大、伸缩性长,也避免大家集中出行,或许可以稍稍缓解一下长久不能解决的春运压力。
此外,全国假日办这次采取了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有人质疑这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毕竟还有很多人是上不了网的。我觉得这个质疑是有道理的。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放假办法的时候,除了观念上更加理性、政策法规更加合理,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底层劳动者的权益要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