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腊八饭,来把年货办”,这句民谚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特别是在乡村的集镇上,这种景象更能得到充分体现。
记得小时候,大街上原来靠路边的是两溜摊位,腊八过后,街道中间却生生地又“长”出了一溜摊位,摆满了卖炮的、卖年画的、卖粉条的、卖红枣的,使本来就不宽的街道变得更加拥挤起来,叫卖声、吆喝声、讨价声,整个一曲“多声部合奏”。
腊八已过,接下去的集就叫年集了,有些生意人为了抢占有利地盘,往往是天还不太亮就早早地把货物摆上。吃过早饭,你再看通往集市的乡间小路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成群结队地赶来。有的主儿一上午逛不够,随便在集上吃点中午饭,下午接着逛。年集也因此具有开始得很早结束得很晚的特点。
从腊八到祭灶,从祭灶到大年三十,年集一路走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有些喜欢赶集的人,竟然坚持一集不落每集必赶,一趟趟地往家里捎带着大小年货……
然后就到了大年三十,邻居们见了面,问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年货办齐了没有”,对方的回答也大都是“到时候就齐”,很有点“余货未尽”的感觉。
社会在前进,习俗在变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富民惠民政策,让老百姓手头有了钱,因而现在再办年货就不用拉那么长的“战线”了,到时候只需两三个年集就可以购齐自己所需的年货。
以前到了赶年集时所唱的“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子要炮,老婆要个新手巾,老头要顶新毡帽”,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市场供应高度发展,人们不会再因为买不到东西而发愁,而那首唱了多年的“童谣”也该变变了,“新年到,新年到,抱回新家电,推回大摩托,全家老少乐陶陶”。
今与古的交替,新与旧的碰撞,盛与衰的演进,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变,始终是永恒的。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64006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