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上海“新文广”揭牌成立标志着新一轮改革的扬帆起航。记者4月2日获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的精品栏目《大师》,已成为上海首个不进行收视率考核的电视节目。
《大师》八年来先后拍摄了80多位近现代大师160多集,其中有:马相伯、马寅初、蔡元培、陈寅恪、黄炎培、竺可桢、老舍、华罗庚、童第周、邓稼先、丰子恺、陶行知、傅雷、黄佐临、赵超构等。据纪实频道总监干超介绍,选择《大师》取消对它的收视率考核,是因为这一节目代表着纪录片人的价值追求,标志着纪录片的专业品质,提升了观众的欣赏品位,并赢得了社会的美誉。《大师》制片人王韧告诉记者,由于《大师》颇受欢迎,不少家长把它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有的学校甚至把《大师》作为课堂教材以激励学生。不仅央视、凤凰卫视和一些卫视都先后播放《大师》,全套《大师》DVD160元被贩卖至260元,连盗版市场也出现过《大师》。
《大师》率先被取消收视率考核,这在流行唯收视率的荧屏竞争中具有标杆意义和警醒作用。由于恶拼收视现象随处可见,全国荧屏庸俗、低俗、媚俗的节目已屡见不鲜,有关部门“禁令”频发,一些像《大师》这样具有社会效益和精神营养的好节目反而在收视考核中变得步履艰难,不少电视人甚至发出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呼声。业内人士认为,《大师》被取消收视考核,似一股清风,像一面旗帜,产生了文化引领作用。但希望《大师》不是个案,而希望它是个良好开端,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予以区别对待,从而对构建积极健康的荧屏生态产生更积极的意义。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