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时,我回故乡给父亲上坟,中午和几位同乡的故友一起聚会,免不了谈起一些往事。因为我们都是当爷爷的人了,当时又正值清明节,对儿女孝道之事谈论得更多一些。国庆兄提到的上世纪50年代在乡村传唱的戏剧《丁郎刻木》,成了我们热议的话题。
戏中的主人翁丁郎,幼年丧父,与母亲刘氏相依为命,长大成人。她把儿子当成自己一生的寄托,未来的希望……
丁郎娇生惯养、性格暴烈,从来不把母亲放在心上。一顿饭做晚了,轻者摔盘子、摔碗,重则对母亲刘氏拳脚相加。他的不孝是出了名的。
初秋的一天,丁郎抬头看见树枝上有一只刚会飞的小乌鸦给老乌鸦喂食吃,便向身边的周老汉说:“那只老乌鸦让自己刚出窝的儿子喂食吃,一定是有病了”。周老汉笑笑说:“不是那老乌鸦病了,是小乌鸦在反哺呢”。周老汉看着丁郎疑惑不解的面孔,又说:“反哺就是当小乌鸦能够自己飞出窝找食物吃的时候,会先把找到的第一口食物送给自己的母亲吃,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多么有情有义啊”!丁郎听了周老汉讲的这番话,羞愧得低下了头,眼泪不住地顺着面颊往下流。
刘氏在家里做好了午饭,望了望雨蒙蒙的天空,披好蓑衣,戴上斗笠,提起饭罐,出门向打谷场走去。
丁郎远远看到母亲在雨里的身影,一股从未有感受过的暖流涌遍全身,他慌忙冲出雨棚迎接母亲。
平日里,刘氏对儿子既爱又怕,她一见丁郎向自己急奔过来,心里直打鼓,不住地喃喃自语道:“饭送晚了,又该挨打了。”情急之下,她浑身发抖,霎那间,一头栽倒在地上,丁郎跑到她身边时,她已经气绝身亡了。丁郎紧紧抱住母亲的尸体,痛不欲生,怎奈母亲已经离开他了。
为了给母亲超度灵魂,同时也为他自己赎罪,丁郎经常去寺庙里坐禅焚香。一天,他从寺庙佛像那里得到了灵感。他去到市上买回来一根又粗又好的楠木,请来好的工匠,将木料雕刻成母亲样子。就是下地种田,他也要把母亲的雕像背过去,俨然母亲时刻在陪伴着他,不可谓不孝唉!但是,这一切都太迟了。
儿女孝道是建立在社会文明基础之上的自觉行动,不孝则反映的是社会文明和道德情操的缺失。“乌鸦反哺”理论就是唤醒道德情操的一副良药。它既然可以医治好一个丁郎,也一定能够使更多的丁郎受到教育。
赡养老人,使老人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社会有义务,更是家庭和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你不是有意回避,就不难认识到:是父母养育了自己,自己未来也要为人父母这样一个既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就会自觉履行养老孝亲的义务,而不是把责任推向社会。
俗话说得好:“家有老,是个宝”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感悟到它的深刻内函,到那时你会说:“父母永远都值得自己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