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喀斯特地貌都不会陌生,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到肇庆七星岩和英西峰林,印象中的喀斯特地貌无非就是峰林峰丛石林溶洞之类的。当我第一次听说恩施大峡谷这个地方,脑海里呈现的便是一幅神农架的景象:茂密的森林,丰富的自然植被,还有乐衷于在林间乱窜的小动物们……可是,当我看到网上一系列恩施大峡谷的图片后,我震撼了!气势雄阔的峭壁,雄奇峻险的山岭,这,不是电影《阿凡达》里面的画面吗?为什么在湖北会有这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出现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背上行囊,来到了恩施,来寻求心里的那些个答案。
以前从没觉得自己恐高,但当我走到绝壁栈道的第一个转弯处,迎面来了一个扶着墙前行的大爷,嘴里念叨着:“这云里雾里的,吓死人了,你们都别走了,太吓人了。”那一刻,我真犹豫了。虽说这个栈道是吸取了巴蜀古栈道营造法,又结合现代钢筋砼施工之先进工艺,科学安全,但站在栈道上,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前后不见出口坦途,走起来,正如穿越剧的名字一般“步步惊心”。但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理,“女汉子”决定贴着墙走完全程。
【绝壁栈道】
【天路】
从绝壁栈道上下来,又找回了“脚踏实地”的感觉,稍作休息便继续前行。但才来到登天阁,这一条天梯又让我停下了脚步,两旁的绝壁夹着一条蜿蜒的小道伸向云雾深处。当地人说,从登天阁到登天门共有一百八十一步天梯,一百表明功德圆满,八十一步,说明没有一步登天的道理,要登天必须上九九八十一步台阶,每登一步离天越近一步。回味人生之路不也如此,越是看不见尽头的路,就越具挑战性,也意味着越接近成功。
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绝美画卷
有人喜欢拿黄山和张家界来和恩施大峡谷做比较,而我看来黄山是山中看谷,而恩施大峡谷是谷中看山;黄山是花岗岩,张家界是石英砂岩,大峡谷却是石灰岩;黄山是侵入岩,张家界是机械沉积岩,大峡谷是化学沉积岩,三大景区,各具特色。
恩施大峡谷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四面绝壁凹陷于丛峰之中的,也有四面绝壁突出似凌驾于丛峰之上。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在我国西南部的溶岩发育地区,这样绝壁与峰丛并存的岩溶地貌十分罕见,据称,这与鄂西地区处于我国地貌单元的第二级台阶到第三级台阶的斜坡地带有关。同时,也与鄂西山地倾斜和江汉盆地沉降造成的巨大落差有关。攀上半山腰,举目远眺,峰峦如聚,碧水东流,水为山增色,山为水之廊,相互映衬,如泼墨长卷;俯首峡谷,沟壑纵横,层峦叠嶂,马路如长线,房舍成积木,风情各异,犹如微型盆景。
这里没有寺庙峥嵘,没有香客的顶礼膜拜;没有历代骚人墨客游憩其间,少了吟诗作赋的附庸;没有列嶂带楼台、清池照窗轩,少了醉酒依栏看红尘的情态。恩施大峡谷是一种原生态、纯自然的滋味,寸寸如画,步步为景,其绝壁、奇峰、地缝、峡谷等地质景观,像一朵幽谷的兰花,幸福地开放着;更像一位土家族的少女,满含羞涩地将她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每一位游客记住她的容貌、读懂她的身体、体悟她的神韵……
人们常爱将恩施大峡谷说成是沐抚大峡谷,沐抚这个地名尤其特别,其中自有一段来历。相传在过去的沐抚镇大、小楼门一带曾居住过一个神秘民族,清朝“改土归流”后它没有归附,清政府在马者设县丞署对其辖制,诏令它进贡大米,皇帝回赠礼品。“沐抚”是这个民族被清王朝征服后新建的集市,取名“沐抚”意即受到皇恩沐浴与抚慰。(赖书香)
从地理学上讲,由于长江水系、清江水系长期交错的影响,不断地侵蚀,不断地冲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于保存极度困难,所以地球上类似细长的石柱并不多见,而最长最大的莫过于此。
【一炷香】
打过霜的树叶色彩斑斓,大自然自如的调色盘
站在高处看风景,凉亭是意境,云雾是一景
绝壁栈道环绕在磅礴的山体上,
腾云驾雾的感觉如同仙境
盘山公路如银丝带环绕在绝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