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天天地逼近我们,我们的养生历程又翻开了新的篇章。“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今年阳历8月7日为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马上来临。立秋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凉。天气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季养生以“养收”为主。今天,本报就为大家推荐立秋养生方法,介绍立秋中的五行保养法,帮大家健康度过干燥之秋。
立秋后,不少人都意识到身体发生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口干唇裂、脾气暴躁等问题。养生看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应该进行相应的食疗,通过食疗养生,让你在秋季收获健康。
木形人
大麦益气补肝阴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药膳可选择“大麦芽汤”:大麦芽50克,冬瓜300克,陈皮25克,猪瘦肉200克。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把上述用料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有清热消暑、理气健脾的功效。
火形人
清热祛暑别放松
饮食调养: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气养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萝、香蕉、草菇、葛根、鸭子、蕨菜等。
药膳可选择“葛根荷叶瘦肉汤”:猪瘦肉250克,鲜葛根250克,鲜荷叶15克,精盐适量。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的功效。
土形人
玉米须可祛湿健脾
饮食调养:宜吃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祛湿的食物,如冬瓜、鸭肉、荠菜、茭白、苦瓜、沙葛、莲藕、玉米、水蜜桃、绿豆等。
药膳可选择“白玉猪小肚”:猪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大枣10枚,盐、生姜粉各适量。将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姜粉拌擦后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把白茅根、玉米须、大枣洗净。全部用料放入开水锅内,大火煮沸后,小火煨3小时,调味后即成。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金形人
西洋参荸荠生津润燥
饮食调养:适合具有生津润燥、益气养阴功效的食物,如丝瓜、百合、薏仁、胡萝卜、荸荠、西红柿、葫芦瓜等。
药膳可选择“洋参荸荠饮”: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将西洋参、荸荠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有益气生津、除燥热的功效。
水形人
南瓜黄瓜清暑祛湿
饮食调养:多吃益气养肝、清暑祛湿的食物,如南瓜、黄瓜、豇豆、西兰花、椰菜、鸭肉、黑豆等。
药膳可选择“玉米须猪苓牛肉汤”:玉米须60克,猪苓30克,泽泻10克,生薏仁60克,陈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精盐适量。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其他用料洗净。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暑利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立秋养生原则
立秋时节的饮食,可少吃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鸭子、海带等。
精神调养方面,应收敛神气、心平气和,忌忧郁恼怒,以适应秋季清肃的气候特征。
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既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舒展肺气。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儿再起床,避免卧睡贪冷。此外,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不适宜高强度的运动,应避免过度出汗。(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