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锐评观点
 
 
 
2015年3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感恩费”算哪门子的教育

  ■何龙

  

  3月15日起,一则名为《母校恩情几何?盘锦市高级中学标价一百》的网帖陆续发布在国内各大论坛上。网帖称,3月14日,辽宁盘锦高级中学高三年级32个班2000余名学生,被要求收取580元费用,其中100元用以“感恩母校”。

  面对记者的采访,该校一名负责人解释说:“每年学生毕业前都会拍个毕业照、互相留个言,学生为毕业照好看,就想买个T恤衫自己印上字。”他称,这笔钱主要是学生用来置办毕业仪式时所用,“学生自己商量后,为了凑钱就估计了个钱数,给学校买点纪念品做个毕业留念。”

  感恩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包括心存感激、口头表示、请客吃饭、送钱送礼等等。但对学校和老师来说,最好的感恩礼物,应该是学生良好的素质和成绩,那才是学生对老师和教职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一些学生及家长如果觉得非要以送钱送礼来表达感恩,也应该出于他们的自愿,而学校和老师能不能收还是一个问题。

  盘锦高级中学负责人的说法如果属实,他们所收的费用是用在学生身上,那么这就不能叫“感恩费”。从所有费用都不开收据以及事情曝光后学校就让班主任督促班长把“感恩母校费”退还给学生等行为中,可见他们所收的“感恩费”并非光明正大合情合理。

  “感恩”二字都带有“心”,尤其是“恩”字,是“因”“心”而起。现在盘锦高级中学用金钱来表示“感恩”,究竟是向学生示范怎样的价值观念?

  在以前,师生关系从来都是教学关系,很少见到学生需要向老师送钱送礼的情况。但这些年来,师生关系已不再纯粹了。学生“孝敬”老师,仅仅用“心”已经不够了,还要有物质的“孝敬”。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许多学生和家长就经常为送什么给老师而伤脑筋,而且形成了送礼的攀比风气,似乎谁送的礼物更贵重,谁的“感恩”就更隆重。

  当感恩表达演变为送礼竞赛时,真正的感恩之心已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感物”之举。特别是那些家境不好又被迫送礼的学生和家长,送完礼后还会产生怨怼,对老师的尊敬也将就此完结。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效应,它甚至能够抵消课堂讲授和书本学习。如今的一些学校,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学生身上获取金钱物质。这实际上是用行动向学生演示金钱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反面教育。

  100元的“感恩”是一次廉价的“感恩”。还好这次“感恩费”不算高,否则非自愿的金钱“感恩”,就是一种“感恩”的除法——学校是分子,金钱是分母;分母越大,感恩的数值就越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便民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版
   第10版:国内综览
   第11版:国际综览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百姓写手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广告
   第21版:魅力/家居
   第22版:家电/关注
   第23版:家居/生活
   第24版:广 告
广场舞国标了 扰民也该解决好
手机定位
收“感恩费”算哪门子的教育
不许歇业或影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