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2015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小手艺”登上大雅之堂
  ▲南阳烙画第五代传承人曹艳红在葫芦上制作烙画。
  省级非遗项目滑县马氏吹糖人第十六代传承人马电坤现场表演吹糖人。
  淮阳泥泥狗非遗项目传承人邵波,在当地民间手工陶艺的传承上也展露出锋芒。   ▲
  ▲新乡木雕技艺传承人刘玉洲现场雕刻一名游客的头像。
  鹿邑的虎头鞋、虎头帽也是省级非遗项目,一名游客在现场学习制作时,一时不知从哪儿下手。   ▲

  35项省级以上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在淮阳展示

  □晚报记者  杜欣 文/图

  吹糖人、捏面人、香包、泥塑、虎头鞋……这些过去民间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如今已成为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过去靠走街串巷谋生的民间艺人,如今作为非遗传承人登上了大雅之堂。看似简单的民间“小手艺”,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受到了国家的保护,也受到群众的青睐。

  作为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的一项,今年共有全省各地35项省级以上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在淮阳陈楚古街进行为期一周(3月21日至27日)的静态展示。这里面不仅有我们常见的张振福泥塑、顾家花馍、邵波陶艺、泥泥狗、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汝阳刘毛笔等,更有来自郑州市的香包、彩泥,开封市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市的唐三彩,鹤壁市的黄河古陶,焦作市的绞胎瓷,济源市的盘谷砚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制品。展示期间,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还现场制作,令游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项目?就在3月21日,省文化厅在淮阳县举行了“中原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座谈会暨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启动仪式”,按照计划,该工程将在2015年至2016年12月对我省境内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美术项目进行抢救保护。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春晓表示,河南省现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13个项目,其中,美术类13项,包括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等。“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把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中的代表性项目保护起来。”刘春晓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便民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版
   第10版:国内综览
   第11版:国际综览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百姓写手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广告
   第21版:魅力/家居
   第22版:家电/关注
   第23版:家居/生活
   第24版:广 告
民间“小手艺”登上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