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她健康
 
 
 
2015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一针就能成为
“白富美”吗

  炎炎盛夏,又到了美白产品市场的传统销售旺季。俗话说“一白遮三丑”,许多人想尽办法美白。现在只要在网上一搜,有关美白针的宣传铺天盖地,说法一个比一个诱人,什么“想要白富美,就用美白针”、“美白针,白富美的雪白秘密”、“美白针让您轻松做白富美”等等。各种广告做得天花乱坠,吸引着无数渴望一夜成为“白富美”的屌丝。那么,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支、声称“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美白针到底是什么东西?打美白针真有那么神吗?真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吗?

  ◇现象——

  明星效应推热“美白针”

  

  “美白针”对于诸多求美人士和美容行业的人来说,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而很多消费者认识“美白针”,是通过明星徐熙媛(大S)曾经热销的一本书:《揭发女明星——美容大王2》,里面提到,女明星晒不黑的法宝就是打“美白针”。记者在广州多家美容机构以及网络上对“美白针”的宣传上看到的,它们均打着“大S最爱的美白针”、“大S美白针”,甚至还出现了“大S美白针真正官网”的宣传。

  据一家网站的宣传资料显示,“美白针又称美白注射液,其中的主要成分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三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三肽。谷胱甘除了拥有强大的解毒功能外,它还具有抑制自由基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机体氧化,减缓皮肤衰老。当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通过静脉点滴进入人体后,在机体的细胞层次发生反应,不仅能有效阻止了黑素色的形成,而且还对已形成的黑色素进行还原,使皮肤呈现由内到外的细嫩美白,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医美机构都在宣传“美白针”,记者就“美白针”的相关问题,打通了某医学美容机构的咨询电话。对方表示,打完折后,“美白针”每针2500元,全疗程下来要几万元。“美白针”是一种用来美白全身的产品,要半个疗程才能见效,一般做3~6个疗程才可以完全美白。该美容机构的相关人员表示,打“美白针”的频率不要太高,一周2次已经是高密度了,全身明显美白一般要连续打12次。

  

  

  ◇专家——

  “变白”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

  

  “美白针”真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央视曾曝出所谓的“美白针”是假药,就是几种能抑制黑色素的药物调配在一起,再通过静脉注射,从而达到提亮肤色的效果,其药物成分有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

  两年多前,香港消委会曾曝光一例关于“美白针”的医学美容投诉案例:准新娘周小姐在美容院签下了38万元的美容疗程,想改善自己的体形及面容。最后,她在结婚前3日接受了美容院的建议,注射了4500元的“美白针”。但过后她的面部又红又痛并有灼烧感,到结婚前一天仍未好转。周小姐向美容院交涉未果,无奈向当地消委会求助,要求退回所有疗程的费用并赔偿医药费。经过4个月的交涉,美容院最终退还周小姐20万元的疗程费和1500元的医药费。

  据业内人士透露,美容院推销的“美白针”和美白产品,成分大都是抗氧化成分,其中包括谷胱甘肽、氨甲环酸和维他命C等。

  广东省药学会医学护肤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主任孙乐栋介绍,“美白针”或美白产品是将谷胱甘肽、氨甲环酸和维他命C等通过外涂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作用于人体。谷胱甘肽的全称是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肝脏损伤的辅助治疗,对化疗后的肝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出现副作用时,一部分人表现为皮肤苍白。氨甲环酸是一种止血药,常用于凝血功能异常。国外有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例子,但是注射氨甲环酸是否能美白,却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至于维生素C,主要用于治疗坏血病,但抗衰老作用并未被证实,注射过多时,会引起肾结石等副作用。

  

  

  ◇监管部门——

  并未批准“美白针”

  

  虽然美容院的“美白针”大行其道,但孙乐栋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没有批准“美白针”中的谷胱甘肽和氨甲环酸等药物用于美容,医学界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观察,对大多数人是否真的有美白效果,并未得到证实,正规医院的皮肤科也没有“美白针”的治疗项目。综上所述,“美白针”中的美白作用一部分是药物的副作用,如面色苍白;另一方面,“美白针”中的药物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损害,对消费者希望出现的美白效果帮助不是很大。

  换句话说,现在的医疗机构或美容机构推出的“美白针”产品,要么是这些机构自己配制的,要么是从非正规渠道进的货。自己配制的“美白针”,只要配方中所涉及的药品是药监认证过的正规药品,就不能说是假药,而从非正规途径购买的“美白针”,肯定是非法的。

  孙乐栋还提醒,除了“美白针”外,美容机构还有各种美白产品,美容院属于营利机构,为了维持收入,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有美白需求的消费者。如在自制的化妆品中使用地塞米松、氯霉素等禁用于面部的药物,在自制的精华露、亮肤霜、祛斑水中添加果酸、氢醌等一些限制使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表皮层变薄,营造出美白的效果;此外,美容院可能也会推销含有汞、铅、砷、氢醌等化学或药物成分的产品,以求立刻实现美白效果,从长期来看,对皮肤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出消费提醒:市面上使用的美白去皱针含有两种物质:维他命C及抗氧化物质,包括谷胱甘肽、传明酸(香港地区的叫法,即氨甲环酸)。但是,这两种物质可能会引起胃痛、腹泻、呕吐、头痛及视力模糊等副作用,而长期使用更可能会导致血栓塞。“谷胱甘肽”主要用作降低化疗的副作用,相关人士表示,在医学文献上,并没有利用抗氧化物能令人变白的证据,而如果这种物质接受过量,可能会危害健康人的生命。而“传明酸”一般用于治疗女性经血过量或在手术后出血时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肝肾衰竭的机会。

  (南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城 事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新 知
   第09版:国内综览
   第10版:国内深读
   第11版:国际综览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红尘情爱
   第16版:公 益
   第17版:健康生活
   第18版:健康/资讯
   第19版:健康提示
   第20版:为您服务
   第21版:亲子/空间
   第22版:心理/人际
   第23版:健康/养生
   第24版:她健康
打一针就能成为
“白富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