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传闻已久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换帅的消息终于落了地——奚国华功成身退、工信部副部长尚冰接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实现了一把手对调,王晓初、常小兵也已成功履新。
对于此次运营商高管的轮换,业界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但是,综合上周密集发布的三大运营商半年报中所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围绕“4G”这个年度关键词,今年下半年似乎仍有好戏将会登场,而此番“换帅”所带来的一些新变化,也将真正开始展现。
运营商这半年
日子并不好过
根据移动、电信、联通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下滑”正在成为主旋律。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649.5亿元,同比下降0.6%。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09.8亿元,同比下降4.0%,属于全面下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则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势态,其中,中国移动的半年营收为3407亿元,同比增长4.9%,但利润下滑了0.8%;中国联通虽然过去半年的营业收入下滑了5.7%,但实现了4.5%的利润微增。
虽然从账面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还是整体实现了752.7亿元的净利润,“日赚4.18亿元”。但相较于去年同期758亿元的净利,今年上半年他们的日子显然不算太好过。
至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三大运营商在财报中给出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营改增带来的额外成本压力;另一个则是各家运营商在业务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自然收入下滑。具体来说,就是运营商们过去主打的传统语音业务的收入下滑不断加速,但同期新兴的数据流量型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幅度,还无法赶上语音业务收入下滑的幅度,从而形成了“剪刀差”,导致了各大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数据都不是太好看。
即使是利润出现了微增的中国联通,其实主要的利润来源也是来自于“节流”,而并非“开源”。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的成本费用也下降了4.5%,主要体现在销售费用和终端补贴成本方面。这其中,联通上半年的销售费用为146.3亿元,同比下降了38.6%;移动宽带业务终端补贴成本为12.2亿元,占移动宽带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1%下降至2.3%。相比联通的成本费用大幅降低,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的经营费用支出只是从去年同期的1482.11亿元下降到1477.99亿元,“节流”能力有限,难免出现利润的下滑。至于中国移动,更是因为4G基站投入和4G终端补贴等积极抢市场的行动,导致成本出现了增加,自然盈利能力也就大大地打折了。
好戏即将登场 聚焦4G提速
根据中国联通目前已经披露的计划,截至今年底,其移动宽带基站(包括3G、4G基站)总数要达到120万个的目标。其中,今年下半年新建的基站总数就要达到36万个,而在加速新建基站的同时,对于现有3G/4G网络的提速也在计划之中。
在提速这件事儿上,不仅是中国联通野心勃勃,中国电信也同样希望借助速度的优势来弥补前期发展的不足。今年8月1日开始,中国电信已经在全国17个城市正式商用了“天翼4G+”的全新业务,同样是采取LTE+的载波聚合技术,初期就已经具备了最高300Mbps的网络速度。
根据计划,进入9月后,中国电信还将在今年9月陆续在更多的城市开通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天翼4G+”网络,年底前总量将会超过50个。与此同时,中国电信方面还披露,今年全年将实现新增51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电信还联手中兴、华为、苹果、三星等众多终端厂商,抢跑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手机终端,明年将会有超过20款的相应定制终端上市,希望借助高速网络从移动、联通手中抢得更多的4G用户份额。
对于联通、电信的来势汹汹,中国移动当然不会坐视。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6月底,中国移动全网4G基站数量已达到94万个,和去年底其72万个4G基站的总量相比,短短6个月时间就新增了22万个。而根据去年底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公布的计划,2015年中国移动的目标是到年底建成100万个4G基站,这意味着只不过半年的时间,移动的4G建站全年目标就已经快要完成了,那么剩下的半年多时间又该怎么办呢?据记者了解到的消息,中国移动下半年仍会保持4G基站建设的相应投资水平,全年4G基站目标可能会提升到120万个左右。而与此同时,TD-LTE网络的载波聚合、VoLTE等新技术的商用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年底前,中国移动的“4G+”高清语音和网络加速服务也将陆续推出,届时,其网络下载速率也将提升到200~300Mbps的水平。(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