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是指违法犯罪份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朋友有急事或有人加害、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情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叫其将钱汇入指定银行卡账户的一种诈骗活动。面对越来越多的电信诈骗,我们该如何应对?
手机中病毒 银行卡少了20万元
帮助他人利用手机病毒盗取银行卡信息,套现20余万元从中获利,日前,四川绵阳市涪城区检察院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利用他人提供的银行卡信息并冒用消费套现的行为涉嫌盗窃罪,将其依法批准逮捕。
犯罪嫌疑人“山羊”(绰号、在逃)利用新型安卓病毒,趁用户在使用移动端App升级时,盗取受害人手机中的银行卡信息等,然后通过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对银行资金变相消费,从而套现获利。今年1月,受害人文某某的手机接到App升级提示,数日后,受害人多次使用银行卡消费、ETC收费等,但都未接到银行短信提醒,直到在银行营业点提取现金时,才发现3张银行卡被冒用消费套现累计20余万元。
点击陌生链接 女子遭骗20万元
近日,王女士遭遇电信诈骗,损失20万元。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和刑侦大队民警奔赴湖南,将其损失全部追回。
王女士先是手机收到一条自称其朋友的催款短信,短信中留有银行卡账号及户主名。于是,她将20万元通过手机转账给短信中的银行卡账号,并拨打电话告知对方,结果电话未能接通,意识到可能上当受骗的王女士马上报警。
接警后,派出所民警与刑侦大队民警组成联合小组,第一时间到银行将王女士汇过去的20万元进行冻结,随后,民警立刻前往湖南省,对银行卡持有人进行劝解,该银行卡持有人最终到银行办理了退款手续,将20万元返还王女士。
个人信息泄露 市民被骗1万元
本想贷款买房,但满足不了银行办理贷款的条件,王某选择其他渠道办理贷款,不料自己反被骗了1万元。
王某在网上找了家“贷款公司”,联系到“客户经理”吴某。吴某说,公司审核贷款偿还能力需要其身份证,王某把身份证拍了张照片传到了吴某手机上,并按对方要求在银行柜员机存了1万元现金,以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之后,吴某以公司名义为其发了一个网站连接过来,让王某输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输完后,王某的手机收到了一个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后,又输入1万元的金额。点“确定”后,王某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其一万元现金被转走了。于是,王某立即报警,案件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预防电信诈骗 要做到“三不一要”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上当受骗。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一要”,总结起来就是: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诈骗信息勿删除。
●不轻信: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要轻易相信,不回复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