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朱保彰 文/图
1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农家的生活永远是忙碌而充实的,在农家人的眼里,踩着露珠除草,披着月光回家,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6月17日上午,时隔十多天后,记者再次来到沈丘县卞路口乡朱楼村,放眼望去,齐刷刷的麦茬间,一株株绿油油的玉米苗正在茁壮成长,生机盎然(如图)。
“俗话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农民就是要趁降雨的间隙,抢收抢种,不误农时。”在朱楼村的一块玉米田里,村民朱伟峰一边剔苗,一边与记者聊天。
朱伟峰家里兄妹多,生活贫困,为减轻家里负担、为弟弟妹妹挣学费,初中毕业后,他就外出打工。朱伟峰从饭店的小工干起,到最后跟着大厨学烹饪,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到大酒店当了大厨,月工资上万元。结婚生子后,外出打工多有不便,朱伟峰便在村头盖了几间房,开了个农家餐馆。朱伟峰的餐馆经常承接村里村外红白喜事的酒席,生意很红火。
朱伟峰的农家餐馆隔壁有一块5亩多的“鸡嘴田”,因紧靠村子,庄稼常遭家禽家畜破坏,加之“鸡嘴田”的主人常年在外打工,一直荒废着。朱伟峰觉得可惜,就在“鸡嘴田”四周围上栅栏,种些时令蔬菜。
“我流转的80多亩地,种了十来亩经济作物,其余种的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常规种植虽然不会多高产,但除去成本,多少还是盈利的。种庄稼赚的就是个辛苦钱。”朱伟峰说。
农闲时,朱伟峰会找农业专家学习科学种田知识,还会到全国各地选购优质农作物种子。朱伟峰说,农作物品种更新很快,每年他都会挑选优质新品种种植,成本虽然高些,但回报很丰厚。
朱伟峰说,今年秋收后,他准备再流转几十亩土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办个家庭农场,一半土地种经济作物,另一半种农作物。
朱伟峰打算将来在坑塘、河道内种植莲藕,养殖野生鱼,在田间小道旁种植绿化树和果树,还要扩大自家餐馆的规模,再推出几个特色菜,他还准备发展乡村旅游……
朱伟峰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不仅要经营好土地,更要爱护好老祖宗留下的这片土地。
谈起未来的发展方向,朱伟峰信心十足,他诙谐地说:“我是个两栖农民,农闲下海经营餐馆,农忙上岸下地种田。”
3
几位村民看“鸡嘴田”被朱伟峰打理得井井有条,就把自家的“鸡嘴田”也托给朱伟峰照管。
“我是个80后,说实话,虽然是个农民,但摇耧撒种这种活我还真不会干,好在现在耕、播、种都是机械化,种田也费不了多大劲。”朱伟峰说,现在他已流转了80多亩地,忙不过来时,就临时雇人来帮忙。
前几年,朱伟峰的土地耕作模式还是传统的“麦茬玉米豆茬麦”,作物品种比较单一。2014年,他了解到郸城县的不少农民麦收后在地里种黑冬瓜,到收获时,外地客商会开着大车到地头收购,一斤冬瓜能卖一元钱左右,而且黑冬瓜产量很高,每亩地能收七八千斤,收入比种麦子高出七八倍。朱伟峰看到这一商机后,一边学习黑冬瓜的种植技术,一边腾出十多亩地试着种植。没想到,他当年就收了近40吨黑冬瓜,并且很快被外地客商收购一空。
朱伟峰说,目前,家里人手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能过大,否则会有风险。这几年,种植业市场变化很快,如果不是订单种植,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是不能盲目种植的。种田也有种田的道道,得讲究市场规律。
周口晚报官方微博:登录新浪微博,搜索“周口晚报”,添加关注
强周网:www.zkqiang.com
周口晚报官方微信
关注《大粮仓》也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
强周新闻客户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