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一些食品似乎又开启了涨价模式。近日,达利食品、沃隆食品等旗下部分主力产品宣布提价,称成本上涨和产品升级是主因。业内专家指出,销售向好的食品企业匹配了消费升级,涨价意在进一步布局中高端市场。不过,不是所有品牌或品类都适合涨价,对于那些业绩不太好,尚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食品企业,不要贸然提价。
食品企业上调主力产品价格
12月5日,达利食品集团发函称,针对好吃点香脆、高纤系列,升级包装进、原材料、工艺,提高口感和质量。青岛沃隆食品有限公司也于12月11日发函,指出由于近期原材料大幅度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将对沃隆每日坚果系列产品进行适时调价3%~5%。
除了上述企业,今年以来还有多家食品企业对旗下产品提价,或通过产品和品牌升级间接提价。今年2月,涪陵榨菜上调了 80g 和 88g 榨菜主力 9 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为 15%~17%不等。原属于徐福记旗下的奇欧比品牌已变身为雀巢奇欧比,在配方、口味和包装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总体价格也上调约10%。
记者观察到,食品企业提价的产品系列都是颇受市场欢迎的“热销款”。达利食品集团2017年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饼干类销售额同比上升了4.2%。沃隆食品则号称是“每日坚果缔造者”,奇欧比是雀巢旗下三大巧克力品牌之一,也是雀巢在国内最具知名度的巧克力品牌。
涨价意在布局中高端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食品企业提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原材料、用工、营销等成本的增加,二是意图借提价进一步拓展中高端市场,满足市场的消费升级。
据达利食品集团2017年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食品板块销售额实现48.32亿元,食品分部的毛利率为35.6%,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报告称,增长原因“主要得益于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成功满足中高端饼干消费者的日常消费需求。”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中产阶层家庭已接近7000万户,他们在所有品类上的花费比一般家庭高出14%,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高价产品埋单。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叠加成本上涨的因素,食品涨价势在必行。对于销售向好的食品企业而言,未来涨价可以说是必然。
不过,记者了解到,并不是食品企业的每一次提价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调料和方便面行业,曾有一些企业试图通过提价布局高端市场,但效果并不好,甚至影响了业绩。“并不是所有品牌或品类都适合涨价。”朱丹蓬提醒,对于那些业绩不太好,尚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食品企业,不要贸然提价。
(据《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