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撒“绿色”满人间

新闻中心

 
     

遍撒“绿色”满人间

——记沈丘县鑫汇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丘县诚基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污水处理厂厂长马义彪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记沈丘县鑫汇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丘县诚基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污水处理厂厂长马义彪
记者 刘锴 王河长

    马义彪   沈丘鑫汇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丘诚基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污水处理厂厂长  周口市工商联常委  沈丘县工商联常委  周口市第二届人大代表  “周口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   沈丘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 。

 

  宝剑锋自磨砺出

  作为家中长子,马义彪较早地承担起了家庭责任。他放弃了优越的金融部门工作,先后从事过运输、尝试过餐饮服务,开过商店,还经营过皮革生产加工和营销。就在这赔赚交替中,他养成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就在这长期与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学会并掌握了“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真谛。就在这商海大潮波澜壮阔的碰撞中,他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他回望人生历程,决意要干点事业,干点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自身价值体现的事业,他选择了公用事业,在没有经验可寻的情况下,他跑遍了大江南北,遍访名师。2004年他承接的西气东输沈丘门站项目一锤定音,成立了沈丘县天然气公司。一边运作天燃气项目,一边在揣摩着如何把事业做大做强,顽强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他策马扬鞭,使事业驶到了快车道。

  知难而进 敢为人先

  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沈丘污水处理工程起步较晚,而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沈丘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必须2006年底限期完工并投入运行。由于污水处理建设工程紧,难度高,而且前期投入与后期收入不成正比,较多亲戚朋友都劝他放弃这一项目,但是马义彪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没有放弃。在与县委县政府签订协议后,马义彪面对严峻的事实和压力,亲自担任项目负责组组长,高薪聘请专业工程师任总指挥,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进展计划。2006年5月份,马义彪吃住在工地,奋战在工地现场。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征求施工企业意见后,他大胆创新,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由原来的一家施工单位增加至四家单位同步施工,倒排工期,交差工作,昼夜不停。在此期间他亲自负责协调各施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国债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他日夜奔波,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了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顺利进行,整个项目从未因资金问题而耽误一天。2006年12月23日,沈丘县污水处理厂成功运行,创造了最后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投入运营的奇迹,在全市同行业中位列第一,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通报表扬。

  沈丘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成后,省市督导组到沈丘调研时,对马义彪的拼劲、韧劲和勇气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一位领导曾评价说:“干成一件事容易,干成一番事业难,马厂长接受污水处理厂建设,压力之大,效率之高,运作方式之新,足以说明什么叫干事业。”在马义彪同志的带领下,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已累计完成投资5400多万元,厂区基础建设和管网建设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市委、市政府在沈丘召开专题现场会,在全市推广沈丘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面对市领导的表扬和鼓励,马义彪变压力为动力,针对领导提出的污水处理厂后期建设和管理的教导,他牢记在心,广招贤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做到了运营一次成功、技术一次达标、验收一步到位。运行至目前,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达标率100%。在历次的检查中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誉,特别是在2008年4月省环保局专家检查中,他们称赞沈丘县污水处理厂是全市运行最好的污水处理厂,为这个县节能减排名列全市前茅作出了重大贡献。

  志向高远 壮心不已

  在事业取得成功之时,马义彪并没有满足于现状。面对沈丘县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他审时度势,在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多渠道融资,十下江南,引资数千万,成功收购了淮阳县污水处理厂,又投资近2000万元收购了沈丘县自来水公司,成立了沈丘县诚基水业有限公司。

  城市供水关系千家万户,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历史包袱沉重,设施欠账缺口大,投资回报率低。他在决策时想到的是关注民生,想到的是沈丘的发展,而把矛盾和困难至于脑外。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他没有退缩,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视公用事业为己任,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成功实现了新老企业的平稳对接。全县没有停一天水,没有一起越级上访案件的发生,在全市公用事业改革中探索出了一条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道路。他所倡导的“企业牌子变了,属性未变;企业性质变了,服务未变;肩子上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永不改变”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市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

  回报社会 实现价值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奉献社会”。马义彪一直崇尚这样的理念。他热爱社会公益事业,始终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当社会需要时,他都慷慨解囊,公司成立以来,他先后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100余人,捐款40余万元资助家乡修建小学、修公路、打机井,不但帮农民走上了富裕道路,而且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2004年,马义彪得知石槽乡一位贫困村民的孩子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却拿不出学费,他二话没说,把8000元钱送到了这位村民的手中,并组织了公司职工为其捐款1万元。近年来,马义彪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20余万元,受惠大学生20余人。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就组织全体员工召开会议,号召大家要献出爱心,马义彪个人捐款1万元,同时又带领沈丘县鑫汇环保产业公司、沈丘县诚基水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捐款达6180元。每逢节日来临时,他总有一些 “穷亲戚”到鑫汇环保有限公司来看望马义彪,并带来自家地里产的白菜、红薯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每年县里有关单位组织的扶贫、教育等捐款活动中,马义彪同志总是带头捐款,而且捐款最多。

  真诚的努力与付出,也使他屡获各种殊荣。在褒扬声中,马义彪感受到了从来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他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危机感。他曾经常告诉员工说:“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如果沉醉于赞扬的鲜花中,个人就会迷失方向,企业就会重蹈覆辙。只有开拓创新,企业才会蒸蒸日上”。作为企业家,他永不满足。决心利用时下好政策乘势而上,继续发展,让企业与青春一样流光溢彩。

     

来源: 编辑: 凡留威

关闭窗口

中华龙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周口日报和中华龙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龙都网联系。
本站检索
Google
  • 市纪委召开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