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眼下,各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正热。作为大学生活和求职简历上的“必修课”,实习让不少高校学子苦恼过,或者正在苦恼着。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为何仍有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修这门课?都说大学生实习难,这门课究竟难在哪里?高校和用人单位如何共同发力,帮助毕业生们修好这门“必修课”?
实习,挺弱势
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都比实习优先
11月7日至12月16日是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为大四学生安排的实习期,但大四学生小李和小范正面临着不同的苦恼。
小李不愿去实习,因为他正在准备考研,不想耽误复习时间。小范则想找一家毕业后可以直接留下来工作的实习单位。民航大学法学院已经联系好天津市东丽区法院、东丽区检察院、天津市仲裁委员会及几个律师事务所供学生们实习,但小范觉得这些实习单位只能实习罢了,想留下工作比较困难。
像小李和小范这样为实习犯愁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作为连接象牙塔和社会的桥梁,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奔走于找实习、在实习的路上。但在面对毕业前夕的“法定”实习时,毕业生的心态却很复杂。
今年暑假,南开大学文学院2008级学生小吕在杭州一家大报实习。据她了解,虽然大三的暑期实习是学校的规定任务,但班里71名同学对实习的考虑却大不一样:有20多名同学一心一意要考研,觉得实习没必要;10多人准备出国留学,觉得实习不如去读托福等辅导班;还有一部分人忙着找工作或考各种证书;真正认真实习的同学不到全班人数的1/3。
甚至“有个别同学不去实习是因为‘懒’,到交实习报告的时候随便找一家单位盖章就好了,反正学校也不会追究。”天津师范大学2008级新闻学院的孟晓晓这样说。
实习,不容易
一些单位不愿招实习生,没有报酬反要收费
对于真心想实习的学生来说,“僧多粥少”是客观困境。
小李所在班级的39人中,有23人想去东丽区检察院实习,但检察院却无法提供这么多实习机会,谁能去实习居然只能靠抽签来决定。即使是抽签,也让民航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小孙特别羡慕。想找一个对口的实习单位,小孙费了很大周折都没成功,最后还是通过一位老师的私人关系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机会。小孙说,他这个专业对口的单位本来就少,实习要靠人脉关系,再加上自己来自河北农村,没什么关系,找实习单位太难了。
虽然在招聘时看重相关实习经历,但有些用人单位却不想接收大学生实习。天津神界漫画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清为招不到合适的漫画人才很是苦恼,公司接收的毕业生全部都要经过长时间培训才能适应漫画创作。几年前,公司曾尝试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但有不少实习生在培训之后就离开了,白白浪费了培训成本,所以公司近几年也就不愿意接收实习生了。
目前,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外,实习生几乎没有实习工资,更要承担相关的实习费用,更有甚者,学生还需要向用人单位上交“学费”。
为了实习,小吕花费不少。今年暑假,她通过家里关系找到报社实习,没想到对方不仅不提供任何报酬,每个月还要她上交800元实习费,虽然觉得有些不公平,但考虑到机会难得,小吕还是照办了。
此外,家在绍兴的她还得在杭州租房子。2个月下来,吃饭、交通等费用加上2400元房租,让她暗自心疼。但在实习期间,她也就是帮记者整理背景资料,打字复印,几乎没有获得采访和写稿子的机会,“没怎么学到东西”。而在她班里,除了一位在外企实习的同学得到每月1000多元的实习工资外,其余同学在实习期间都没有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