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曾向时任中国惠普总经理符标榜求助(邮件截图由方浩提供)
10月24日凌晨消息,一家经销商日前向媒体爆料称,在与中国惠普的一项交易中,中国惠普涉嫌不当获利使得自己的公司遭受巨大损失。在多次寻求与中国惠普解决此问题无果后,这家经销商打算对中国惠普发起诉讼。中国惠普最新的回应则是:公司正在展开彻底的调查,并将在合适的时候提供彻底的回应。
爆料者是北京烽火九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烽火九州“)总经理方浩,他的公司是惠普在华二级经销商。为使公司能够在与中国惠普的合作中获得更多好处,他“帮忙”购进了价值70万美元的软件产品。不过,令方浩没想到的是,货款支付以后就再也没了回音。他曾向多位中国惠普高管求助,但均未有回应。在讲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方后悔不已。
事件经过
2010年4月下旬,中国惠普电信行业销售总监找到烽火九州,希望他们能够为某省移动公司用户订购一批货值70万美元的软件产品,该软件会应用在即将与上述移动公司签订的维护保修合同中。方浩回忆称,当时中国惠普与客户的合同还未签订下来,但为了将此项销售算入2010年上半财年业绩,中国惠普软件部与销售部需要有人在4月30日前提货。于是,中国惠普销售人员开始寻求找厂商压货。
方浩说,公司最初认为风险很大,拒绝承接此单。“但之后,惠普的销售总监多次和我们沟通,告诉我们此项目最长4个月即可结束,并告诉我们万一出现意外,导致合同无法签订,惠普公司技术服务部已作出承诺,由该部门与客户的维护保修合同中出费用支付这批软件项目款。”与此同时,惠普软件部门给出了每月2%利率的优厚条件,并表示这会给烽火九州未来与惠普的合作带来更多好处。
方浩说,正是看到了这点,公司通过中国惠普的一级经销商接受了此单,并与2010年4月28日向惠普支付全部货款,并在4月30日提货。方介绍说,按照中国惠普对经销商的管理政策,二级经销商必须要经过一级经销商才能拿到惠普相关产品和服务。令方始料不及的是,事情在2个月后发生了变故。
2010年6月底,最初负责沟通此事的中国惠普销售总监离职,烽火九州开始与惠普销售部、软件部沟通解决此事。方称,他被告知,由于当时中国惠普与客户的合同仍未签订,所压软件产品得不到恰当处理。2010年10月28日,中国惠普正式与客户签订合同,但双方签订的维护合同中并不涉及所压货的软件产品。此时,方才认识到,其实最终用户并不需要这些软件。
艰难求助
见势不妙,方浩立刻联系中国惠普销售部、软件部门。“他们一致采取推诿、隐瞒、欺骗的方法,比如说放在其他项目中解决,期间找了不下10个项目,但最后都说内部流程走不通。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方浩说,一年多了,软件还放在公司库房。
2011年7月4日,方给时任中国惠普总经理符标榜发了邮件,反映了这个问题。符标榜随后指派中国惠普审计部门与方进行了联系,了解情况以便调查内部人员是否违纪,审计部门同时坦陈:审计部门只负责内部违纪调查,不负责解决压货问题,之后再无音信。9月初,方浩又给现任中国惠普总经理史蒂夫-吉尔(Steve Gill)发邮件反应情况,Steve-Gill回复邮件亦称请审计部门调查,不过至今也未有任何结果。
方表示,按照中国惠普渠道运营支持部的政策,惠普的产品在发货后由代理商提供最终用户收货验证,惠普内部才可以计算相关销售业绩,而至今软件还在我们公司没有交付给最终用户,但惠普却给销售部、软件部的相关人员计算了业绩,这证明惠普业绩涉嫌造假。
方介绍说,他已经聘请了律师并向中国惠普发出律师函,并打算以不当获利起诉中国惠普。“我们在收集证据,如果惠普还不肯承认错误,我将在近期发起诉讼,捍卫自己的权益。”
业内人士表示,“压货”行为在IT行业很普遍,很多厂商为了冲刺销售业绩通常会向经销商强制发货。很多经销商由于考虑未来的合作关系,也不得不先自己垫付资金来为厂商做业绩。而很多时候合同履行之后,这些款项会在规定时间里给回经销商。
中国惠普发言人陈雷昨日表示,公司正在展开彻底的调查,并将在合适的时候提供彻底的回应。在此前发给媒体的回应中,中国惠普表示此事涉及一名前惠普员工。(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