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8.7亿元,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9亿元,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1亿元,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1亿元,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9亿元,增长17.4%;税收收入完成3.9亿元,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高于全市14.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税收占比均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万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万元,增长9%。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棚改征迁首战告捷。2017年川汇区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首批征迁1.6万户、5.6万人、400万平方米。全区1600多名干部发扬以上率下、团结协助、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精神,夙兴夜寐,不舍昼夜,实现了大战大胜,首战告捷。目前,一批一期8600户协议签订率达99%,春节前可拆除完毕。一批二期近8000户已进入协议签订阶段,协议签订春节前有望大头落地。过渡安置房1000套已全部交付群众入住。按照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的标准,规划了5个高标准的安置区,贾鲁嘉苑、金海嘉苑安置区4个标段已经开工建设。
——“五城联创”首创成功。川汇区硬起手腕连胜四批“两违”治理之战,拆除“两违”120多万平方米。省级卫生城已成功获得批准,周口走在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的新起点,走上了园林城、绿化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创建的新征程。川汇区因创建省级卫生城被市政府记功嘉奖。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并行发力。2017年全区新建、续建重点项目38个,列入市“四个一批”项目13个,在2017年上半年全市项目观摩评比中居小组第一。邀请来区考察客商74批220人次,新签约项目31个。
——产业支撑进一步稳固。工业转型提质增效。加强周口高新区规划编制,确立了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展总部经济,引进总部经济企业21家、电子商务企业28家、创业创新企业11家。积极支持企业创新,新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创业基地2个,新获得专利和科技成果36项,建成1个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2017年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增长32.9%,完成营业收入252.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120.9亿元,增长27.8%。商贸服务业有效提升。华耀城市场交易繁荣,奥特莱斯、好百年家居广场、F区建材市场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特色商业区初具规模,园区内新入驻企业7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营业收入1.2亿元。汽贸物流园区势头强劲,万国车世界、万瑞汽车城、万康汽车城项目进展顺利,入驻4S店33家,从业人员2500人,年交易额达200亿元。都市生态农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种苗花卉、时令鲜果、休闲采摘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农业新亮点。
——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12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5.3%,同比增长30%。认真落实市、区惠民实事。区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全区累计脱贫1061户、4592人,新识别贫困户186户497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加强散乱污企业治理,实施清洁取暖“双替代”工作,认真落实扬尘治理各项措施,全市大气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积极开展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全年完成扩面征缴1.3万人,征缴养老金3亿元,大大缓解了财政压力。落实公务员及参公人员平时考核奖励,真正实现我区干部职工与市直单位同城同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改造了二中、八中、八一路一小等5所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称号;孕妇和儿童“两筛”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任务比例全市第一;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正在接受省文化厅先进文化区的检查验收,有望获批。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建设,持续实施“五项民生工程”,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刑事案件率下降40.6%。全年各类信访量在全市最低。在全国、省、市“两会”、“十九大”期间,我区均实现了“零上访、零非访”的目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17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