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的重点是:“围绕一项政治任务、着力实现六大提升”。
围绕一项政治任务,即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紧密结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核心要义,把握精神实质,使之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法宝。要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与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效转化成为党的事业而不懈努力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着力实现“六个提升”,确保全区各项中心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着力实现城市发展空间提升。 棚改将是近三年的发展最强音。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自满情绪,整理行装,再上征程,第一期8000多户春节前务必拆除完毕,第二期8000户春节前完成征迁协议签订任务,确保我们第一批1.6万户棚改全面完成任务。始终做到征迁为民,坚决兑现政府承诺,加快推进过渡安置房和贾鲁嘉苑、金海嘉苑、建设嘉苑、七一嘉苑、高尚嘉苑等5个安置区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开工新建3.3万套安置房,尽早让群众住上房、住好房。加快过渡区安置房的建设,保证特困群体在棚改过程中安居生活。
以“两区”建设为平台,着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加快高新区转型发展。抓紧开工高新区PPP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高新区承载能力,推动高新区晋星升级。把绿色装配式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持续推进电子科技产业园和绿色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力度,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力争2020年形成百亿集群规模,力争2019年晋升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推进特色商业区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关帝上城特色商业区,力争进入全省一星级特色商业区;强力推进华耀城项目,重点抓好奥特莱斯精品市场、好百年家居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华耀城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地位;抓好荷花市场周边改造和新市场建设,启动荷花市场异地建设项目,力争把荷花市场建设成中心城区新的商业中心;加快老一峰广场周边拆迁速度,确保新天地商业综合体上半年开工;快速推进昌建八一路北段商业综合体建设,尽早在区行政新区形成商业聚集;与佳利伟业搞好对接,搞好文昌大道的后续拆迁,启动一峰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设,尽早形成沙北区域商业精品街;启动建设宋基会商住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东南区域经济增长极;着力推进汽贸物流园区建设,尽快促成市车管所在汽贸园区落户,力争用2-3年把太清路两侧区域打造成为豫东南最大的汽贸中心。
大力培育新兴业态。持续发展总部经济,全力以赴抓好中铁十五局承建的高速SPV公司总部入驻川汇区有关工作;积极发展健康医疗、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新型养老健康产业,培育壮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态,支持卖货郎、村城等电商企业做大做强,争取进入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行列。
以“五城联创”为载体,着力实现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7条精品路和银珠路、项城路、汇丰路、益民路等道路建设工程,打通大庆路北延、八一路北延、川汇路西延、兴业路西延等22条断头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切实抓好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提升改造川汇生态园,高标准完成108个单位园林绿化任务,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引领,着力实现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用足用好PPP项目运作模式,持续深化与中国五冶集团、葛洲坝集团、新城控股、北控集团、中格万象(上海)城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一峰集团的战略合作,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以“六村共建”为目标,着力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全力推进文明村、党建示范村、平安村、美丽宜居村、卫生村、产业富民示范村“六村共建”,走出一条有川汇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把脱贫攻坚与“六村共建”紧密结合,形成脱贫攻坚与“六村共建”互为融合、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着力抓好“农村垃圾清理行动”、“文明乡风提升行动”、“农村绿化美化行动”。大力建设扶贫车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目的,着力实现民生改善水平提升。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加快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四大工程”,确保完成年度省市环保目标任务。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确保新增参保人员1万人,征缴养老金2亿元以上。提高低保精准施保水平,适当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今年招录一批中小学教师,扩充师资力量,新建、改建一批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以兴业安置过渡区、金海安置过渡区、华耀城安置A区、锦华家园为代表的文明示范社区;谋划建设一批社区医疗机构,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