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说,王家航那年过生日,只吃到一个鸡蛋,不知你信不信?如果给你说,李向喜那年过生日,只吃到半个鸡蛋,不知你信不信?如果给你说,陈家东那年过生日,连半个鸡蛋也没有吃到嘴里——根本就没有吃到鸡蛋,不知你信不信?当把这些往事说给现在的年轻人听,年轻人就摇头、就撇嘴、就窃笑,说,瞎扯的吧?胡说的吧?骗人的吧?不过,我信。
村中大台前的广场上,几个白胡子老头打过一阵门球后,歇息坐在马扎上,山南海北地侃大山。当看到小旦妈开车驶过,也就说起了过生日。小旦过生日哩,才三岁个小娃娃孩,扑腾得惊天动地。虽然没有他爷爷奶奶声势大,但也够大的了。小旦爸打工挣了几个钱,就给家里买了辆小轿车。小旦妈学会开车后,气派得很,出外办事都是开着车。这不,小旦过生日,要到镇上馆里拉桌吃饭!不但爷爷、奶奶、叔叔、婶子参加,还请来了姥爷、姥娘、舅舅、妗子,小车来来往往跑了三趟,才把人拉去完。王家航笑着说,不知是从哪朝哪代时兴过生日的?
生日,顾名思义,是指某人出生之日,也是指每年周岁的那一天。汉代孔融在《杂诗》中说:“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稀。”意思是说,人生下来便拥有了生命,只可惜生命不能长久。我们豫东民间,人们都比较重视老年人和儿童过生日,对中年人的生日却视而不见,一般中年人不过生日。“上有老,下有小,我们过啥生日哩!”人们过生日,现在仍然使用阴历,不用阳历。那么,是从哪朝哪代时兴过生日的呢?虽然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却偏向于先秦。因为,先秦《礼记内则》中说,孩子生下来那天,如果是男子,就在家门左边挂一把弓,如果是女孩子,就在家门右边挂一个手绢,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全家都要设宴庆祝。这,不就是今人所说的过生日吗?过生日,既是庆祝生命的延续和兴旺,又是表达对母亲赋予生命的感激。
至于过生日为什么吃鸡蛋,哪朝哪代也没有明文规定,这是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习俗。我猜想,在农村,尤其是在我们豫东农村,鸡蛋很普通、很普遍、很普及,如果有人家生了孩子,无论亲戚或邻居,也无论富家或穷户,为表示祝贺,适当送些鸡蛋,都能送得起,不至于使贫穷人家尴尬,这就使亲戚邻居之间显得很热情、很喜庆、很和谐。于是,给生孩子人家送鸡蛋便成了传统习俗,相随而来的过生日吃鸡蛋,也就延续千年。当然,鸡蛋还寓意深刻。鸡蛋是圆的,圆圆的鸡蛋能带来福气,能滚来好运。再说,鸡蛋的蛋清——清清白白,蛋黄——黄黄灿灿,过生日吃鸡蛋,寓意这一年清清白白、黄黄灿灿、圆圆满满地“骨碌”着顺利过去了。
王家航说,他小时候,虽然农家都养鸡,但要吃到鸡蛋却很难。罐子里存的那几个鸡蛋,不仅是全家老少的油盐酱醋钱,还是亲朋好友间的迎来送往钱。那年他过生日,提前半个月就叫娘准备鸡蛋,可到生日那天中午,娘才用清水给他煮上一个鸡蛋。娘拿着那个热乎乎的熟鸡蛋,在他脸上、手上、身上“骨碌”了一遍,最后在他头上咔嚓一下磕开了,这表示“开窍”了,孩子聪明,将来大富大贵。然后,娘把鸡蛋交给他,说,吃吧!他小心翼翼地把皮剥开,一小口一小口地品起来……千万不能一两口吃完,吃完了就再品不到鸡蛋的美妙味道了。
李向喜说,那年他过生日,娘给他煮了一个鸡蛋。但是,还有哥哥哩,哥哥比他大一岁,娘就安排哥哥出去玩。哥哥要与他一起玩。他实话实说,我过生日哩!我吃鸡蛋哩!就把鸡蛋亮了出来。哥哥看见鸡蛋,便过来抢,两人就争了起来。娘没办法,含着泪反反复复劝他俩,说,给哥哥一半,到哥哥过生日时,煮两个鸡蛋,大的给你,小的给哥哥。于是,他才同意把这个鸡蛋一分两半。他过生日,只吃到半个鸡蛋。
陈家东说,那年他过生日,家里一个鸡蛋也没有。娘跟他说,你在家等鸡下蛋吧,鸡下了蛋给你煮煮吃。他早早就蹲在鸡窝门口,等鸡上窝,等鸡下蛋,等得眼睛发酸,等得心里直跳,等得口水乱流,等得大汗淋漓……直到快晌午了,才看到那只老母鸡在窝里站起来,头脸憋得通红,用尽浑身力气,才把鸡蛋嬎下来。他迫不及待地把老母鸡赶走,捧起鸡蛋就跑去给娘看,岂料,叭的一声摔倒在地上,鸡蛋汁儿流进了泥土里……娘抱着他痛哭一场……现在说起来,心里还不是滋味儿哩!
王家航说,咱小时候过生日,跟现在的孩子过生日没法比呀,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的孩子过生日,像过大节,咱过生日,是过辛酸哩!李向喜说,现在大多数人家都富了,一说过生日,不论是老年人或孩子,都是到餐馆里拉桌吃饭。陈家东说,如今,天变了,地变了,过生日的氛围也变了,变得排场、变得阔气、变得气派,真该感谢共产党!真该感谢新时代!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