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全欣
位于黄淮平原的周口,自古以来,虽屡遭黄河决口之水患,河道水系变更频繁,但因属平原地带,易于动土,所以历代都曾在这里开挖河道,除水患、利农业、兴航运。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周口大地上就开始开凿运河、发展航运。这其中,鸿沟最为有名。因此,也使周口在中国运河史占了一席之位。
据《河南航运史》记载:在鸿沟之前,周口大地上就有了第一条运河。在西周或春秋时期,开凿于西周两个封国陈(今淮阳)和蔡(今上蔡)之间,沟通沙水与汝水的人工运河,是见于古籍记载的河南第一条运河。据《博物志》引《徐偃王志》和《水经·济水注》引《徐州地理志》记载:在江苏北部,统辖今淮、泗一带的徐戎首领徐偃王,当时名气和威望都很大,“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他向往中原,“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沙、汝二水均是在淮河北侧的支流,但水道分隔,不能直接通舟。从陈到蔡,舟行要绕道淮河,开凿运河沟通沙、汝二水,确属捷径。可能当时开通的这条运河规模不大,不久就被湮废。它的具体位置与宽窄、长短,史实已不可考,渐不再为人们所提及。
而更多被历史所记载的,则是著名的鸿沟。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逐鹿中原。各诸侯国或为了国家安全,或为了民生福祉,都非常重视对水运交通的开发利用。而发展水运,最主要的就是将互不相通的河流打通、连接。《战国策》记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魏惠王两次兴工开挖鸿沟。“一期工程”西始荥阳(今荥阳平荥),东到大梁(今开封)。第二年,“二期工程”开工,经过20多年,鸿沟向东南拓展,一分两支,“汴东注,沙南流”。“沙水”经过今天的通许东、太康、西华一带到达陈州(今淮阳),又分为两支入颍通淮:“一支经安徽界首入颍水通淮河,称新沟水;一支东流经鹿邑、安徽亳州、蒙城到怀远入淮河”(《河南航运史》)。《水经注》记载:“沙水东经长平县(今西华东)故城北,又东南经陈城(今淮阳)北,……又东而南曲,经陈城东,谓之百尺沟,又陈南流于颍。”这样,鸿沟水系就在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史记·河渠书》记载: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它贯穿豫东平原,把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间的济、濮、睢、颍、涡、汝、泗、荷等主要水道连了起来,使以陈为中心的古周口大地南接江淮,北连黄河,东通济水,西溯黄河可连樯洛渭二水,实现了最初版的“通江达海”。
鸿沟带来了漕运的繁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史记·河渠书》记载:“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开凿初期,“粟粮曹庾不下十万”运往都城大梁。据《水经·河水注》引《竹书纪年》记载,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越国曾向魏国赠送300只船,载运500万支箭及犀角,象齿等贵重礼品,就是由江入淮、溯淮西上循鸿沟水系运达魏都大梁的。秦汉时期,南方各地的征粮,经淮河入沙颍河,北转鸿沟经黄河逆水西上,运往洛阳、长安。鸿沟成为古代中原与江南、关东、关中之间公私商旅往来的重要水运通道。
随着鸿沟水系的不断完善,交通越来越便利,灌溉越来越方便,周边的商业城镇和农业迅速发展。先秦时期,鸿沟水系地区有荥阳、大梁(开封)、陈(淮阳)、雎阳(商丘)等都邑,特别是鸿沟南流入颍水的临河大邑陈,与关中、齐鲁、燕赵和江淮舟楫相通,日益繁华。司马迁称之为“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秦统一天下,设陈县,治驰道,车同轨,陈更是成了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就抢先占领了鸿沟下游的陈,扼住了秦朝的南北水路,给秦统治以沉重打击。以后,历代都在陈修官道、设驿站,使陈得到了发展与繁荣,成为经略中原的重要基地。西汉时期,分布在全国交通要道上的20个大中城市中,河南有七,陈在其中:温、轵、洛阳、颍川、宛、陈、睢阳。《盐铁论·通有》说:“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丘,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
鸿沟在经历辉煌之后,随着汉代休养生息政策,漕运日渐不兴,再加上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大决口,对其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100多年后再次淤塞,更是使其“元气大伤”。虽然有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的治理,但是仅恢复了部分河段,更多的河段被淤塞。
鸿沟为周口航运历史书写了精彩“序章”,标志着中原航运从萌芽阶段开始走向发展。经过漫长的朝代更迭,古鸿沟已经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它流经的地方,慢慢地有了后来的通济渠、蔡河、惠民河、运粮河、贾鲁河……今天,我们可以从流经淮阳、沈丘等地的蔡河,流经淮阳、商水、项城等地的运粮河,看到它的一点影子。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