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体现了他为民族利益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鼓舞和激励着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样,吉鸿昌在有生之年心系教育的事迹,也被人们广为传颂。
吉鸿昌,1895年10月18日出生在豫东平原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6岁就开始帮助父亲打理茶馆生意;10岁时,因家中贫寒上不起学,吉鸿昌便经常蹲在学堂教室的窗外偷听老师讲课。1907年,12岁的吉鸿昌在父亲的多方借贷下,总算入了私塾念书。因深知入学来之不易,他学习十分用功。第二年,吉鸿昌因看不惯地主恶少欺压穷学生的恶行,仗义执言,打抱不平而被校方惩罚辍学。从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办一所学校,让穷孩子无忧无虑地上学。
1913年,18岁的吉鸿昌怀着报国之志毅然投军,被编入北洋左路备补军第二团,从此开始了行伍生涯。1920年秋,已升任连长的吉鸿昌在回家省亲的时候,对父亲说:“我只上了两年学,在军旅中深感没有文化的苦楚。家乡的穷孩子因生活所迫上不起学,文化知识成了有钱人的专利,这太不公平了。我想办所学校,让穷人的子弟有个免费上学的地方。”深明大义的父亲感慨地说:“兴办学校是公益事业,利国利民,我同意。”父子二人形成共识后,立即会同吕潭镇绅商各界人士,借用陕西会馆西院13间房舍,聘来教师,创办了吕北小学,招收70名学生,免费供给书籍、文具。
1927年7月,吉鸿昌指挥19师在巩县黄沙峪夜渡黄河,击溃奉军,入驻新乡、安阳一带,被誉为“铁军”。部队攻占巩县时,师部设在巩县鳌岭师范学校,当得知学校因经费困难买不起图书时,他立即出钱捐赠了一部分图书。学生们对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的做法十分敬佩。后来,这所学校的部分学生毅然投入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中,吉鸿昌始终不忘家乡办学的事。此时,他收到家中来信,说父亲为扩大校舍把吉氏祠堂开辟为教室,并把“吕北小学”更名为“中山学校”,学校缺一个会管理的校长。看到此处,他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一样,决定把在身边工作多年且满腹经纶的秘书郝子固派往中山学校任校长一职。郝子固没有辜负将军的一片苦心,在校长任上兢兢业业,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1928年9月下旬的一天,他携妻子回了一趟老家吕潭,直奔中山学校,拉上校长郝子固,去看镇北那块预备扩建的地皮。吉鸿昌迈着大步丈量一圈后,爽朗地说:“兴办学校,倾其所有,我在所不惜。这块地皮约有50亩,操场、花圃、校办工厂都要考虑进去。学校建好后,再买一些地作为校产,学校的经费就有保障了。”随后,他委托朋友冯欣农负责学校的设计和施工。安排好这一切,吉鸿昌于第二天面见冯玉祥,领命远赴甘肃,任国民革命军第11师师长,参加平乱战役。
1932年11月,吉鸿昌实现了盼望已久的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标志着他由一个旧军人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1933年底,经过吉鸿昌及家乡父老的苦心经营,吕潭中山学校达到了建校以来的黄金时期,有“豫东第一校”之称。学校占地60多亩,拥有校舍200余间、在校生1500多人。
1934年5月至6月,根据党的决定,吉鸿昌在天津红楼组织出版《民族战旗》刊物,并秘密召集爱国将领到天津集训,准备再次发动武装抗日暴动。11月9日,他在天津法租界国民大饭店不幸被捕。11月24日,吉鸿昌在国民党北平军分会法庭上,慷慨陈词,怒斥敌人。之后,写下气壮山河的诗句,英勇就义。令人感慨的是,吉鸿昌在上刑场之前撰写的三份遗嘱中,有一份是专门为他创办的学校而写:“……昌为时代而死矣。吾先父所办学校款,皆由先父捐助,非先父兄私产也。所虑者吾死后,恐吾弟等有不明之处,要强行分产。永昌弟鉴:学校款你不必过问……”吉鸿昌大公无私的品质跃然纸上,令后人敬仰。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吉鸿昌当年亲手创办的学校相继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并随着历史的脚步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吕潭中山学校更名为“鸿昌学校”,1984年正式更名为“吉鸿昌学校”,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1993年,为继承将军遗愿,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吉鸿昌之女吉瑞芝及家乡人民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将“吉鸿昌学校”由原址搬迁到紧临311国道的吕潭镇东,改名为“吉鸿昌职业高级中学”。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