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4日
第19版:两会特刊 PDF版

白寺镇:片片小木板 铺就致富路

技术人员正在察看晾晒的板材

本报讯 (记者 付永奇 通讯员 郭相永) 近年来,商水县白寺镇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板材加工业,发展规模板材加工厂400余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值10多亿元,带动数千个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周口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

北岳村是白寺镇板材加工发展最好的村,村里现有板材加工厂80多家、成品板厂1家、木渣厂15家,全村仅板材加工一项年收入4000多万元。“疫情期间,大家都憋了一股劲,复工复产后都主动加班。明天这些建筑模板就能换成钱给大家发工资了。”检查着打好包装的板材,周绍伦笑着给工人说。他经营的鑫轮木业公司创办于1998年,占地10亩,有机器7台,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进行木材深加工的企业,去年产值1100万元,利润100多万元。该公司吸纳村民50多人,人均年工资都在2万元以上。

一个产业富裕一村人。板材生产技术含量低、工作地点离家近,老少皆宜,收入可观。因此,村里外出打工的人极少。通过家门口几年打工学习,积累经验后,筹资办个厂,不几年就成了富裕户。这就是村内板厂扎堆的原因之一。村民李国宇因家中有病人,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委安排板厂负责人周新社负责对李国宇进行帮扶。周新社先安排他到厂里学技术,又帮助他筹集资金办了板厂,并为其联系销路。勤劳能干的李国宇只用几年时间就盖起了楼房,买了轿车。看到北岳村板材加工成了气候,年近50岁的邻村村民张朋常来打零工。头脑灵活的他,练就了用锯截树的绝活儿。由于长短量得准、截树速度快,多个板厂负责人争着请他做工。于是,他拎一把汽油锯游走在各个板厂之间,月收入五六千元。

像北岳村这样以板材加工为主业的村,白寺镇有20个,约占全镇行政村的三分之二,全村收入占全镇板材收入的80%以上。

白寺镇位于商水县西南部,有5.03万人,5.7万亩耕地,林木资源丰富。该镇板材加工业起步于1992年,经济能人创办第一个厂后,由于利润丰厚,全镇迅速发展,到2008年兴盛时期,全镇有板材加工厂1000余家,吸纳周边乡村几万人就业,辐射带动多个乡镇板材业发展,被全国各地客商誉为“板材之乡”。

近年来,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板材加工业进行规范管理,提档升级,在产业集中的地方打造板材加工沿路长廊,实行“四统一”“三承包”,即各板厂统一围挡、统一门头、统一编号、统一公示栏,各厂承包厂区及周边的卫生清洁、绿化美化、生产秩序管理等,整治私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排乱倒,大大提升板材加工厂的外部形象。目前,全镇建成东、西、北、中4个板材加工园区,共有板厂410多家,成品板厂2家,木业集团公司2个,板厂信息交流中心20多个。全镇板材业固定资产投资1.8 亿元,年木材加工能力200万立方米,年产值10多亿元,实现利润近2亿元,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工资性收入3亿多元,全镇800多名贫困户通过到板厂打工实现了脱贫致富。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该镇的板材加工业带动了运输、餐饮、机械维修、板材碎皮加工等行业发展。目前,全镇从事板材运输车辆有1200多台,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收入1.2亿多元;餐馆40多家,年收入400万余元;机械维修10家,年收入60万余元;板材碎皮加工企业36家,日收板材废料70余吨,年收入1500万余元。同时,板材碎皮加工还带动农作物秸秆收购产业,36家碎皮加工企业每年收购玉米秸秆、玉米芯、大豆秸秆1.9万余吨,每亩按100元计算,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90余万元。

“板材之乡”无闲人。在白寺镇,路上运输木材的车辆川流不息;路两侧板厂整齐统一的围挡门头下,人来人往;厂区内,一段段树干随着机器的转动变成一张张洁白的木板,到处是隆隆的机器声,到处是忙碌的村民,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该镇镇长王文涛说:“一乡一业养活一方人。目前,板材加工业已经成为白寺镇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全镇村民正用一张张带着芳香的木板铺就发家致富的小康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投资服务平台,整合产业资源,引导有实力的板材企业,增加投资,更新设备,开展木材深加工,向生产高中档家装、家具细木板转型,做大做强全镇板材加工业,擦亮豫东南‘板材之乡’的金招牌,使板材加工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白寺镇党委书记张慧说。

2020-05-14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99455.html 1 白寺镇:片片小木板 铺就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