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付永奇 通讯员 田二梅) “咱们村现在的生活环境好了,老百姓心里头亮堂,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绿化环境就更不用说了,放眼望去,一片绿色与清新,人的心情都变好了。尤其是晚上,吃过饭洗刷完,到村广场上跳一跳广场舞,锻炼一下身体,和城里人没啥区别。”昨日,商水县巴村镇大邵村的村民满眼洋溢着喜悦的心情。
今年以来,巴村镇聚焦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人居环境整治和国土绿化两大行动为抓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新时代的“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力开展“三创三治三变三建”行动,浓墨重彩给乡村“上色”,绘就巴村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的新画卷。
“三创”定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三项联创”(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卫生镇、河南省绿化模范镇)相结合,以“三创”统领村庄清洁行动,推动环境整治由点及面,提档升级。
“三治”促提升。一是治脏,在28个行政村全面推进环卫一体化运作,深入开展垃圾清零行动,治理农村环境顽症,做到日产日清,加强乡村保洁常态运行、环卫设施维护到位;二是治乱,建立专门督导队伍对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进行常态化督查整治;三是治污,下大力气开展畜禽治理,整治(关停)畜禽养殖场,在巴村中心街区和上城、大邵等村先行试点,修建下水道,解决阴雨天气积水问题。
“三变”出亮点。充分挖掘资源,以村中空闲地、垃圾坑等为主要开发对象,让卫生死角华丽变身,变绿地、变小游园、变广场,种植桂花、玉兰等景观树木,修砌步行道,突出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赢得群众点赞。
“三建”强基础。一是建基层阵地,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新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全镇28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做到统一标准,筑牢了乡村振兴“主阵地”;二是建文化广场,因地制宜,新建、改建文化广场10个,广场全部实现“三有”(有灯光、有健身器材、有活动)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三是建长效机制,在常态化做好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的基础上,以“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媳妇”等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家庭细胞工程,建立长效评选机制,评选出“最美庭院”示范户、“星级文明户”等,弘扬新风尚,乡村焕发了新气象。
加快国土绿化提速行动
按照“见缝插绿、拆危植绿、遍地植绿”的思路,大力实施植绿护绿工程,并将其融入美丽乡村、河沟治理、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全民植绿,推动国土绿化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一河”绿化。巴村镇党委、镇政府科学谋划,精心实施,通过在堤岸、岸边栽植各类绿化林木的方式,突出花果与花香相结合,宜花则花,能果则果,最终达到岸绿、水净的效果。村民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空气好,又安静。
“三路”绿化。按照“生态优先、兼顾景观”的原则,对城巴路、S219道、白谭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提升,打造靓丽风景线。
“村村”绿化。绿化提升,整体美。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村主干道路、房前屋后、闲散院落集中绿化。根据各村实际,栽种多种行道树、绿化苗木,打造既绿又美的花园式村庄。通过绿化美化,让村容村貌再焕新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力推乡村生态振兴再上新台阶。
道路硬化,街巷美。为了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全镇28个村统一标准,在各村主要道路两侧安装马路牙,并在马路牙以外2米的辅路上统一铺设彩砖,推动农村发展提档升级。硬化一批路面破损、巷道狭窄、安全隐患多的背街小巷,实现户户通,不断提升村庄美誉度,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
“下一步,巴村将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国土绿化两大行动再提速、标准再提升、力度再加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巴村,走出乡村振兴巴村路。”巴村镇党委书记王显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