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伟 通讯员 孙中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5年来,沈丘县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完善政策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多措并举助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该局先后获得“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促进全民创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推进的有序性
统一思想、提升站位,沈丘县人社局自觉对标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1+1+1+2”专职扶贫领导小组、精准帮扶临时党支部,以转移扩大就业、大力支持创业、加强技能培训、健全保障体系为主要手段,自觉服从大局、创新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做到压力传导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形成了上下联动、权责一体、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该局先后组建28个驻村工作队和31个帮扶工作小分队,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严格落实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各项工作规定,加强对帮扶工作的跟踪问效,杜绝了派而不驻、驻而不干、干而不好的现象发生,为沈丘县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
发挥行业优势,确保脱贫增收的稳定性
5年来,沈丘县人社局不断加大人社扶贫力度,坚持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提素质、创业扶贫促发展、社保扶贫强保障,人社扶贫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用好就业关键招,铺就脱贫致富路。5年来,该局共列支就业补助资金684万元,规范579个行政村(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咨询、用工登记、职业介绍等服务,打通服务贫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设就业信息平台,收集完善贫困劳动力信息台账,开展就业创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实施转移就业脱贫。举办春季大型招聘会,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信息”等活动,组织免费职业介绍,先后发布用工岗位信息3285条,推荐贫困劳动力求职4305人次。推进县外劳务协作,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至珠三角、长三角、山西等地区工作,3年来,共组织14506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向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发放务工补助,共为7079户贫困劳动力发放补助资金670.35万元,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动力。
提升能力拔穷根,授人以渔无后忧。加强政策宣传,注重典型引导,促进就业观念转变,积极开展就业培训。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技工)院校,支持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使贫困家庭子女掌握就业技能。持续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技能提升计划,整合培训力量,结合贫困劳动力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用工需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采取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培训,2017年以来,协同县职教中心、县农业农村局等,共培训贫困劳动力5293人次,有效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扶持创业促发展,带动就业稳增收。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引导贫困劳动力通过创业带动走上脱贫致富路。注重创业典型选树,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开展全民创业大赛,对评选出的11名创业标兵、34名创业之星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和67万元奖金,努力营造创业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和创业能量。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免费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的,给予额度最高10万元的贴息创业担保贷款。2017年以来,开展免费创业培训192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189万元,扶持1627人成功创业,带动2650人就业,实现精准扶贫与创业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
练就社保绣花功,精准兜底不掉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精准摸清底数,完善政策措施,牢牢兜住脱贫攻坚中的“民生底线”。对建档立卡标注未脱贫贫困人口、低保对象、政府特殊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体,由县财政每人每年代缴100元居民养老保险费,共代缴养老保险费40726人次407.26万元,为贫困人员减负担、强保障,不断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和获得感。自2020年7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03元增加到每人每月108元,对60周岁以上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员,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做到社保扶贫路上不让一人掉队、不让一家受寒。
突出精准施策,确保结对帮扶的实效性
开展全面排查,掌握真实底数。县人社局驻村工作队严格遵守驻村工作要求,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结对帮扶人员坚持周五“扶贫日”帮扶制度,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两不愁三保障”排查、脱贫人口回头看、“六改一增”回头看等活动,逐户开展走访调查,登记贫困家庭信息,完成贫困户动态调整、信息比对、档卡纠错、制定帮扶计划等工作,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识别准。
扶贫扶智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开展“一会六评”活动,先后评选表彰“脱贫光荣户”“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卫生户”等先进典型270名,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贫困可耻的观念,弘扬敬老爱老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持续增强脱贫攻坚正能量,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关注困难学生,为46名贫困学生赠送生活学习用品爱心大礼包,鼓励贫困家庭树立信心、自立自强,通过自身努力早日脱贫奔小康。
坚持因需施策,解决实际困难。制作脱贫攻坚宣传横幅、版面、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医疗、养老等扶贫相关政策。定期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美化庭院卫生,密切党群关系。先后投入近70万元,为帮扶村安装路灯、硬化进出村道路,为贫困群众改造危房,添置生活设施,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采取统一筹资、自发购买、自主捐赠等方式,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送温暖活动;农忙季节,联系农机器械,开展助收帮种活动,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针对没有稳定就业、缺乏技术技能、劳动能力不强、有负担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通过以买代供、介绍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为贫困户找准就业致富路子,变“输血”为“造血”,增加经济收入,增强脱贫致富信心。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