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8日
第07版:特别报道 PDF版

《道德经》第十三章

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十三章。

我们非常熟悉一个成语叫“受宠若惊”,意思是受到过分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和不安。该成语出自《道德经》第13章。“宠辱若惊”似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态,而“宠辱不惊”显然是人生有定力、有气度的一种表现。这“惊”与“不惊”之间,体现着怎样的境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子是如何解读“宠辱若惊”,如何教我们面对世间荣辱得失的。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章老子主要讲述了人为什么受到宠辱就惊讶,人为什么有祸患,而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治理天下。首先,我先为大家解释一下本章的大意:人得宠和受辱都会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自己的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什么叫作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呢?得宠是下等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得惊恐慌乱,这就叫作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什么叫作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在这一章里,老子用两个反问句,揭示了受宠或受辱其实都是很不光彩的事情,阐明了“宠”和“辱”都是私欲所致的深刻思想,告诫世人不能汲汲于身外的名利而不顾惜自身,而是要“贵身”“爱身”,也就是贵爱生命。尤其是一个理想的统治者首要在于贵爱生命,他不仅仅是珍重自身的生命,更要珍重他人的生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如此这般,人们才能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所以,本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思想重点。

第一个思想重点是“宠辱若惊,宠为下”。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面对荣辱一般人很难做到安定自如,因为,能宠人者,多在人上,受宠者,多为人下,人赞一声,喜不自禁;人骂一句,火冒三丈,情绪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价值全在人家一宠一辱上分轻重贵贱,所以得宠而喜、失宠而辱,宠辱都会带来情绪和心理上的波动。而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对福祸相依、荣辱相随的辩证思想进行了哲理化阐述,对正视功名利禄、荣辱得失的智慧看得非常透彻。那些被人引以为荣的“得宠”,在老子看来却是一件非常卑下的事情,于是老子作出了最明快的判断:宠为下。老子认为“宠”和“辱”都是对人尊严的挫伤,受辱固然是损伤了自尊,得宠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损伤呢?因为从得宠者的心理来看,一经得宠,总会感觉这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殊荣,一经赐予就唯恐失去。于是得宠的人在施宠者面前诚惶诚恐,言听计从。从这层关系上来看,得宠者的人格尊严也就没有了。而如果是一个没有受过恩宠的人,或者是无视恩宠,从来不把恩宠得失记挂在心上的人,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不卑不亢,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完整。人的心理和意识往往是倾向于受到肯定,不希望受到否定。美国心理学哲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因此,人受到肯定就会高兴,受到否定就会感到不悦。而境界高的人超越了这种限制,做到了宠辱不惊。比如《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宋荣子,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宋荣子是那种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也不会让他感到鼓舞,世上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感到沮丧。所以一个人从小我中解放了出来,他就能忘掉自我,不为一时的荣辱所左右,坚持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二个思想重点是“贵大患若身”。在本章中,为了便于人们进一步理解,老子对“何谓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作了这样一问一答的陈述解释,而答词的重点就落在了“身”字上。一般人对于身外的宠辱毁誉,都特别重视,就像如临大患一样,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毁誉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因此老子提出贵身的主张,要人重视生命一如重视大患一样。需要说明的是,本章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里所说的“身”,更多的指向权位名利等私欲。心里老是想着有大的祸患,那是因为心里老惦记着自己的那点私欲,没有这点私欲,我们还会担心有什么祸患吗?心中装满私欲,这本身就是与天地大道相背离的表现。功名利禄和宠辱得失对我们来说,都是外物暂时的寄放,凡是寄放的东西,来去自由,不受控制,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们放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上。人生的种种烦恼与痛苦,往往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执着、太放不开。正因为太执着、太放不开,所以才会对宠辱得失不能释然接受。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曾描述过周进和范进两个人物,周进因为久不得志而痛不欲生,多次寻求短见;范进因为金榜题名而高兴得过度疯掉了。实践证明,对待荣辱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小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体现着一个人的胸怀、格局和境界。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从小就立下“读书做圣贤”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止,虽经受了无数的磨难、凶险和打击,却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位终生以报国为民为己任的贤臣。他光辉的一生为老子的“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句话作了最好诠释。    

第三个思想重点是“以身为天下”。尽管老子说大患来自于“身”,但并不是要人弃身或者是忘身。他从来没有轻身、弃身的思想,反而是要人贵身。如果贵身,自然可以减除许多外患,减除纵情纵欲的贪求,自然会漠视外在的宠辱毁誉。自贵其身,自爱其身,体现着一种更高要求的自我修养。在第12章中老子曾提到圣人应该“为腹不为目”。这句话是说我们应该注重内在恬淡的生活,摒弃外在物欲的刺激和诱惑,体现的是一种贵身精神,所以本章也可以说是上一章思想的延伸。在这里,老子没有告诉我们他所提倡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他只是用置身于天下的胸怀和担当来告诉大家:“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真正珍爱自身生命和价值的人,不会被外界物欲所困扰,而是心中充满大爱,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推己及人珍爱他人的生命,关心人民的福祉,关注民族的命运,把贵自身、爱自身提升扩展到爱天下。这样无私忘我的人,才能担当大任。我们都还记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曾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无数人。“无我”是一种大境界、大格局,是不计得失、不谋私利,是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是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拳拳之心,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铮铮誓言,从“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的自我要求,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庄严宣誓,无不彰显着一种舍身忘我、报党报国的宏大境界和枝叶关情、人民至上的远大格局。正所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这种无私的言行,崇高的风范,让世人更为生动和深刻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我们再回过头看这一章,老子在这一章中讲到了两种人。一种人是心中装满私欲,一心只为自己考虑,另一种人,是心中充满大爱,没有私心和贪欲,把自己交付给天下的人。从这两种人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也恰恰体现了老子一直倡导的少私寡欲的主张。懂得了老子的智慧,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那就是我们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觉察自己,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可能发生一些小小的却也令人困惑的荣辱得失,有各种身外之物令人高兴或是悲伤,或许我们达不到宠辱不惊,但我们可以做到或者尽量做到宠辱少惊,不计当下,就很容易化解一些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特别是在不顺或是受辱的时候要保持沉稳干净,相信事情会有转机,完全可以由于成功的自我控制而站得更稳。而对于荣誉和恩宠,我们不妨一笑,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忘记,把得失看得淡一些,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求内而不求外,有多么爱自己,就要多么爱他人,如此才能大成。②3

2022-02-08 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59081.html 1 《道德经》第十三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