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9日
第06版:特别策划 PDF版

寒冬,最适合以文字取暖

枫岸

冬至过后,天气逐渐寒冷干燥,在豫东平原,感受尤其深切。

而在周口市文学馆里,从远古神话周口文学之滥觞到秦汉时期灿烂曙光和恢宏气象;从玉树满庭魏晋南北朝到隆盛闳阔的隋唐五代;从绚烂清秀的宋元到古韵新声的明清;从和合共生的现代到群星璀璨的当代崛起的周口作家群,二百多位文人作家正高举文学火炬,前行在周口大地上。在水之湄、河之洲,在田野村庄,在被高楼拥抱的城市,播撒着温暖,让三川儿女在隆冬时节,享受文学之光辉。

如果以淮河作为中国地理的分水岭,豫东当为北方。北方的气候与南方不同,南方的冬天湿冷。马路上的绿树是湿冷的,花朵是湿冷的,路面是湿冷的,就连太阳下的空气也是湿冷的,南方的冷能钻进人的骨头缝里。

北方的干冷是冬天的一大特色。光秃秃的枝干突兀着,枯草残花是干的,硬邦邦的土地是干的。风伸过来的“手”抚在脸上,也是粗砺砺地,很像长年累月在土地上劳作、被风吹日晒雨淋的老父亲的大手掌。公园里虽然也引进不少常青植物,叶子却都显得干燥而粗犷。但北方的冷只冷在皮肤外,隆冬,人们内穿棉布衫子,外罩棉袄或羽绒服,整个冬季,悠然而过。

隆冬时节,人们的取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物理取暖,即运动或借助取暖的用具。一种是精神取暖,即读书、欣赏音乐等,在感性的精神力量中吸取温暖。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人们常常以火炉取暖。家家户户在客厅置上煤炉,条件好的或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卧室也会装上煤炉。去铁匠铺或白铁社订制长短合适的白铁皮筒,安装在煤炉上,在堂屋的窗户上开个圆洞,把铁皮筒架在上面,煤气就沿着铁皮筒光滑的“胸膛”,一团一团或丝丝缕缕排出屋外。尤其是学生们傍晚归来,把踏雪湿透的棉鞋放在炉子周围,第二天早上穿在脚上干爽暖和,舒心得很。

进入新时代,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清爽便利,取暖方式也变得“高大上”了,空调、地暖、电暖器等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铁匠铺、白铁社、铁皮火炉、蜂窝煤等民间工艺和传统生活用品,早已销声匿迹。近年来,被挖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历史的记忆。

于我而言,既怀念童年时代煤炉里永不熄灭的炉火,又钟情于精神取暖。近年来,文人雅士圈兴起喝茶风,喝茶既是时尚养生,更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我呢,也在书房置上茶桌及一应茶具器皿。往往是一盏热茶,一卷春秋,寒风冷气便在门外止步,一天的光阴也氤氲在书香和茶气之中。

在周口市文学馆读汪曾祺先生文集时,感触更加深刻。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篇文章里,对沈从文先生以文学取暖有着生动感人的描写,“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寻常茶话》里,汪先生于漫不经心处,重塑茶文化的筋骨,我亦在文字的海洋里漫游,似乎随先生遍品各地名茗,酣畅淋漓,身心俱暖。

有趣的是读汪曾祺先生《吃食和文学》这篇散文,各地的咸菜,如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都在先生的笔下鲜活诱人。“春不老”是用带缨子的很小的萝卜腌制的,腌成后,寸把长的小樱子还是碧绿的,极嫩,微甜,好吃,名字也起得好。如此粗俗不堪的咸菜,竟被文学赋予这般美好。我精神的土壤,亦被文学琼液浇灌得肥腴饱满。

以文字取暖,实乃文学给予我们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滋养,开拓我们的心灵疆域并栽下红花绿树,让我们的灵魂家园更加丰沛温暖。诞生在2021年12月29日的周口市文学馆,正是寒冬时节矗立在三川大地上的一座暖炉!

此刻,窗外虽天寒地冻,但我却在周口市文学馆寻着“春不老”碧绿的小缨子,在春天里行走。

2022-02-09 枫岸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59175.html 1 寒冬,最适合以文字取暖 /enpproperty-->